这“六念法门”,天天要忆念

2024-10-09 09:05:00 发布: 人气:29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念佛,念法,念僧

念戒,念净土,念布施众生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家受了菩萨戒,听师兄们分享感悟时,会觉得每个站在那里讲话的人好像都是自己,仿佛他的感受就是你的感受,这就叫“同学伴侣”。大家都是同根所生,共享着同一种荣耀、同一种光照、同一种心愿。


我们要记住这种觉受,并把它变成生命。所以平时就要时时记得: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净土念布施众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受了菩萨戒以后,我们念的佛都不一样了。我们会清晰地知道,佛有法报化三身,有事业身、功德身。我们说作“羯磨法”,“羯磨”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就是“事业”。我们受菩萨戒,成为菩萨,这也是佛的事业。佛不是涅槃了就不在了,我们来到三宝地里,有没有见到释迦牟尼佛?有没有见到文殊菩萨、弥勒菩萨?都是见到的。怎么见到?那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念法,我们受了菩萨戒后就要念大乘法。念僧也是,要念贤圣僧、菩萨僧。


念戒,就是念我们的菩萨戒。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以后,我们就可以看大乘经律了,念咒也就如法了。念所有佛的咒,都需要有发菩提心的前提。有些人念咒为什么没有力量?就是因为没有发起菩提心。


念净土,念极乐世界,也就是念我们的归宿。我们天天行菩萨道,有了这个因,就一定会有同归佛国的果。我们也每天都要忆念:极乐世界是我家,我只是暂时留在娑婆世界上班,工作打好卡了,我就回家去。


然后念施。最普遍的“施”就是财施,在财富上让别人占点便宜,让他高兴。


最宝贵的“施”就是法施,大家受了菩萨戒,学处不一样了,就会带着解脱的智慧看待问题。我们的戒是解脱的,菩萨的学处是解脱的,戒的体是无漏解脱的,所以你给别人的建议、给别人法的布施,也是趋向解脱的,这比世间财富上的小恩小惠高级得多。


还有一种是无畏施,菩萨看到众生处于危难中,应当去救助并施予无畏,以消除他们的恐惧。


图片




娑婆世界危险四伏,我们应当天天忆念这六念法门,如配浮囊、如悬宝印。将这“六字秘密法印”藏在心里,印自己,印世界,印众生。


——三参法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精勤行持莫失正念
· 忏悔真的有用吗?
· “无常”也是老师
· 祖师的密义,你知道吗?
· 朝花夕拾|最妙的修行莫过如此
· “和谐”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 有没有这种可能:轮回本身没有吸引你,只是你对轮回有期待?
· 假期返程 |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遇到有真实菩提心的人,一定要去追随他
· 做一个听话的好弟子 |Being an Obedient Disciple
· 这条 “信” 佛的路,很长
· 海青、缦衣,加持力特别大
· 求福?不能少“放大器”和“能量包”
· 信财、亡财是不好消化的
· 这样做可以得成就……
· 不间断的修行是要训练出来的,不是天生就有的
· “我祝你快乐!”——“祝”的资本从哪里来?
· 菩提心的功德力,可以让天地和顺
· 用手机之时也要持戒
· 善用无常的积极性|Nutzen Sie die Positivität der Vergänglichke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