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是经中之王,既然是“经中之王”,就不会常现。佛陀直到涅槃前才讲这部经,虽然在座的都是祂的老弟子,但还是难以启口。
所以读经典,不仅需要我们多读,还需要我们有人生的经历。尤其像我们佛弟子,你的人生经验丰富了,对佛陀的经典就更感同身受。
以前受师父的影响,他喜欢尊重《法华》,我也跟着喜欢尊重。但是《法华经》开篇就很难理解。
开章很辉煌,佛陀入无量义处定,无量的智慧光芒照耀无边的世界。时空的局限、生命的局限、生死轮回,这些众生无法解决的问题,在佛的圆满光明面前荡然无存。
在场的声闻缘觉乃至弥勒菩萨都震惊了:“这怎么回事呢?”弥勒菩萨就想起,文殊菩萨见多识广,“已曾亲近供养过去无量诸佛”,可能会知道释迦佛陀要表什么法,于是请问文殊菩萨。文殊菩萨说:“这样子现大神变,一定是有极其殊胜的法要开演。”
我于过去诸佛,曾见此瑞,放斯光已,即说大法。是故当知,今佛现光,亦复如是,欲令众生,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故现斯瑞。
——《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
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尊者就很踊跃,马上就开始请法,但是佛陀一再打住他,“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
我曾很长时间理解为:这是不是要开场造势呢?要形成一种语境、一种反差,所谓的戏曲性效果呢?但现在越来越明白,这不仅仅是这部经典的开启,实际上在整个经典的叙述当中,都暗含着这个道理。
佛陀怎么讲这个殊胜的法呢?法越殊胜,对于有的众生来说功德很大,但对有的众生来说,反而堕落得更快。“假饶造罪过山嶽,不须妙法两三行”,对于如理如法的人是这样;但对于不懂规矩的,可能对这个经典的法会皱个眉头,罪过就无量无边。
佛陀在《法华经》讲到毁谤这部经典的果报:命终堕入地狱受无量苦,地狱苦尽了,一层一层上来,做畜生,做个狗都是癞皮狗,不受人待见;如果做人,也是诸根闇钝,没有威德。
这也是佛陀“止止”的原因。这个话题太殊胜,有些人“斯人尠福德,不堪受是法”。
所以就发现,轮回真的有轮回的道理,地狱有地狱的道理,饿鬼有饿鬼的道理。今年流行一句话说:“当因果站出来,你会发现世上没有可怜人;当慈悲心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世上全是可怜人。”
你想佛陀有多为难。如果用慈悲心来看,祂要怜悯众生,宣说妙法;但祂宣讲了,又有人会因此而堕落。佛的慈悲心怀下也会有因果,这个因果怎么抉择?怎样把人培养得如理如法?所以法会上五千退席,佛陀定定的,也不制止。
功德越大,世间负面的力量也越大,这是具有两面性的。众生能受益很好,但不要因为这个功德而受害。同样,一个道场越庄严,它的福德越大,越要小心。我们如法,进步会很快,但有些负面的力量是逻辑没办法遮挡的。你要多强大的观照,才能把它化解掉。
您的每一次转发,都将点亮一盏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