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哪吒》深度解读 | 哪吒、文化与修道

2025-02-24 06:33:00 发布: 人气:49
图片

今年春节最热门的电影,

莫过于《哪吒2》。
















截至2月22日,

它的全球票房已经超过137亿,

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八名,

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第一名。






这部电影为什么有这么高的人气?因为它具有很大的艺术张力。这种艺术张力,不仅来自于艺术层面的创作,更因为它蕴含了极大的儒释道文化的精髓。


这前后两部254分钟的片子,你看出门道了吗?





背 景

中华文化,在宋朝时已经走上儒释道合一的路线。至明朝,在经过一百多年草原文化的统治后,儒释道文化迎来一次大的复兴。此时对儒释道文化精髓的荟萃可以不拘一格,既没有历史包袱,也不需要三教的外衣。


于是就有一批有学之士,他们打破儒释道三教的界限,取三教的核心智慧,把三教的精华以文学的形式,作一种大众型、知识型的普及,由此产生了几大部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小说,《封神演义》就是其中之一。


图片


电影《哪吒》的故事背景,就来源于《封神演义》中哪吒的故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编,将哪吒塑造成一个阴差阳错来到世间惹尽麻烦的乱世“魔童”。


大家一听“魔”都觉得是不好的。但是学佛的人知道,这是不定的,魔和佛就在一念间。







父 亲

哪吒的父亲李靖,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很有名的战神,唐朝开国大将,镇守北方边疆。作者把这个人物原型带入《封神》描述的商周时代、陈塘关镇关总兵这个角色上。


小说里,李靖最后进入神仙体系,成为托塔李天王。这个天王的角色,又混入了佛教四天王中北方毗沙门天王的人物概念。



图片
图片


所以单是李靖这个人物,就集儒释道文化于一身。哪吒作为他的儿子,就具有了这样一种变数——如果他是毗沙门天的儿子,那他的神格升级,就是自然而然、情理之中的事。






师 父

在影片里,哪吒始终不能离开的一个角色就是他的师父,太乙真人。在道教里,有一位“太乙救苦天尊”。这位天尊坐九色莲座,坐骑是一头九头青狮。道教但凡超度,大多念的就是这位天尊的名号。


对于哪吒而言,师父是他所有一切可能的最关键人物。他所经历的,可预测、不可预测的,确定的、不可确定的,都是在师父的光照下完成的。我们每个人的修行也是这样。


图片


佛教里说,一切佛菩萨悲心总集的人格化是观音菩萨,智慧总集的人格化是文殊菩萨。那哪吒师父的这个角色,就很像佛教里讲的“悲智双运”,他既有文殊菩萨的大智,也有观音菩萨的大悲。也可以说,他既代表法身的智慧,又有报身的悲悯,同时又化现到低维世界来拯救我们,他就是集“法报化”于一身的善知识。


在师父的引领下,哪吒完成了从肉体凡胎到莲花托体的转化,把凡夫身还给父母,升华到精神世界。


如果说,父母代表阴阳两仪。那师父太乙真人,“太”可以代表数字“0”,“乙”可以代表数字“1”。这个“0”“1”,不仅可以让一个人完成人格上的转换,转凡成圣,甚至让有情、无情都回归正觉。


因为“无情有法性,有情有佛性”,在智慧系统下,正报、依报都会发生深度的改变。




为什么片子里,太乙真人看上去既可气,又可笑,又可恨?因为这个角色是从不同角度看的。如果哪吒是利益众生的人,是对世界有贡献的人,那太乙真人的形象就很好;如果哪吒是一个“魔童”,那作为师父,一次次地相救,也会被哪吒连累。所以太乙真人的形象好坏,是由他的弟子决定的。



图片
图片


实际上,每一个师父面对徒弟都有这个不确定性。你怎么保证他就是佛子,不是魔子呢?所以善知识帮我们就像押宝一样,有时甚至是押命。祂要救苦救难,要改变这世界,这是祂的愿。祂不舍弃自己的悲愿,无怨无悔地尝试。






哪 吒

哪吒作为一个三岁小孩,也是有很多信息量的。《法华经》里很重要的一个角色是八岁龙女,《华严经》里很重要角色的是善财童子。连文殊菩萨来娑婆世界都显童子身,叫“文殊童子”。



图片
图片


为什么是三岁呢?因为在世人眼里,三岁是纯粹干净的年纪,比较性情,比较直观,不会伪装,也很少有分别念。中国人有时候比喻这个状态叫“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就能更好地来阐述“道”。


修行就是要调整自己的心,忏悔业障,复本清源,让生命回归到一种干净的底色去修行。






天 雷

一个心灵干净的人,他就经得起天雷的霹雳。对不具格的人这叫“度劫”,对于具格的人,这就叫“超升”,就能从中完成神格化的提升。


为什么要长时间地闻思?实际上就在铸造我们的人格。听经闻法是为了生脱死、转凡成圣做准备的。佛法叫“无漏法”,它是从彼岸、从终极性,从佛菩萨的高智慧里安立下来的,它知道将带我们去往何处,知道这个法将为我们塑造怎样的人格,知道以后的菩提路一步步该怎么走。


佛教修行有资粮位、加行位,资粮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自然开始“暖”,生命的能量场开始震动,从“暖”到“顶”到“忍”,从上忍位经过一刹那,就证到“世第一”位,再一刹那,就证到须陀洹果。也就是这极短的时间里,我们的人格就能发生本质的转变,转凡成圣。


图片


但这零点几秒,有可能就像影片里的天雷轰顶一样。如果没有积累广大的资粮,如果不具备这个菩提分,如果没有无漏的不生不灭的金刚体性,是经不起五雷轰顶的历炼的。


当一个人的正报、依报发生转变,当他从人道里撕离、提升维度时,一定是需要充足的资粮的。



天劫来临,哪吒拒绝父亲以命相帮,用混天绫把父母裹起来,拜别父母,此时的他,又惭愧,又遗憾,又决绝,又感恩。


图片


这一拜特别像我们出家的时候,回过头来礼谢父母,后不拜也。就是你踏上了一条路,这条路不是世间的父母能帮到你的。你荣则父母因你而荣,你失败了,父母也无能为力。父母能帮你的就是抚养你长大,然后你选择了学佛、选择了修行,接下来就是你的事了。






升 华

父母就如两仪,虽然哪吒是两仪生的,叫“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当他想归入到太乙的“太”、太极的 “太”,不仅要从阴阳两仪的壳子里剥离出来,剔骨还父、削肉还母,他自己都要自我革新,完成从肉身到认知的超越,叫“反者道之动”(《道德经》)。


哪吒的生命一级一级向上飞升,在这个“飞升”的过程里,生命内部的结构就描述出来了。


图片


但这是儒释道三教都不提的,叫“只贵见地,不问行履”。师父是不会讲修行境界的,因为怕弟子执着那个境界。他只说因、告诉你该怎么做,弟子只要在因地用功就行了,至于修行境界,那是师父跟弟子间要保密的。因为你跟我讲,我回答你,边上有个人听到,就会印在脑子里:“他为什么打坐会有这个境界?”他一有求,就不正了。


修行最重见地。没有功夫不要紧,只要知见对就最终可以解脱。但如果知见错了,本事再大,也可能误入歧途。所以儒释道都秘而不宣。


但“不问行履”不是没有行履,“不着境界”不是没有境界,只要修行肯定会有境界的,任何一个行为对身心灵都是有影响的。


《哪吒》实际上就把一个人身心灵的变化,他的人格、神格、修行的内在的景象给描述出来了。这是生命内核的东西。


它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实际上就是向上的、天人合一的、转凡成圣的最核心的文化。


这个内容不分古今中外,是我们生命永恒的话题。不懂的人在这个生命规律里煎熬着;懂的人,就在其中修行、提升、超越,究竟圆顿。






风 火 轮

图片

《庄子·内篇·大宗师》说:“真人之息以踵。”一个人呼吸时,气如果能沉到脚后跟,那是非常难得的。脚下如果有“风火轮”,那就更厉害了。



在修行上,风、火都是很重要的。风代表大悲,它的最高的人格化就是观世音菩萨;火代表智慧,它的最高的人格化就是文殊菩萨,两者合在一起就是“悲智双运”。






我 命 由 我 不 由 天

哪吒的生命主线,就是一个肉体凡胎的蜕变。只不过这个蜕变,有一种宿命性的苦在逼迫他,所以他才发出了一种抗争,叫“我命由我不由天”。


图片



实际上,佛教就回答了这个问题,真正可以做到“我命在我不由天”。“天”代表宿命,代表过去播下的因。改命,就是改变因缘果报。怎么改?闻思佛法,做理性的选择,戒恶修善。


这就是直接、精准地把这部电影的精髓实现出来。在佛教的教导下,每个人都能像哪吒一样,实现“我命由我不由天”。


佛陀是从彼岸世界来到此岸世界,在混沌中点亮灯的人。佛法不是此岸世界某个学科领域摸索的结果,佛给出的是精准答案。所以我们看的书叫经典,我们修学的是无漏法。世间再精英的人也称不上“无漏”的,电影再卖座,全世界再被它带动,请问你会皈依哪吒吗?你也不会皈依他的。




图片




 结 语 



一部电影,都要讲一些实在的“干货”,要具有高大能量的东西,那我们修行呢?就要在平凡、平静中,去体解佛菩萨不可思议的微妙法。


我们在佛门中的这一份清净、宁静,它的背后有这宇宙最大的声音——大音希声,“此处无声胜有声”,默照禅里叫“渊默雷鸣”。


寺院平凡寂静的生活,它背后的逻辑是极其伟大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佛陀的教法中,像哪吒一样,剔骨还父、削肉还母,从二元的世界里抽身而出。凡夫人格的“我”发生内在蜕变,扶摇直上,经历天雷的历炼,炼出金刚不坏之身。然后,展现出脚下的风火轮,身上的混天绫,颈上的乾坤圈,具足种种圆满报饰。


——三参法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AI)时代,佛法传承的定解
· “∞”,佛法与现代文明的千年密码
· 真心忏悔是有力量的【一部电影的启示】
· 最新关注:“我命由我不由天”释说
· 小品《八十一难》,幽默背后是菩萨的难
· 所有人出家会导致人类灭绝吗?看人工智能如何回答
· 看人工智能如何回答:所有人出家会导致人类灭绝?
· 这“八十一难”,每一难都是为我们而经历
· 一部手机,就是轮回的总持
· 从一台喜剧,看菩萨度世的悲愿
· “内卷”?用佛法来解除
· 世界这么大,在哪能“躺平”?
· 修行者如何面对人工智能
· (二)生活节奏快了,人工智能来了,怎么样保护自己的一方心灵的净土?
· 生活节奏快了,人工智能来了, 怎么样保护自己的一方心灵的净土!(一)
· 这里没有内卷,要不要加入进来?
· 智能时代的生命思考
· 关注19亿儿童的安全!恋童癖会遭到哪些报应?
· 量子视角看佛教:从一只猫,到极乐世界
· 量子力学视角下的观世音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