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怎样变得清澈有序,了了分明

2023-02-28 00:0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点击收听同步音频


念 佛



我们修行人要天天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既是阿弥陀佛的果地,也是我们心的状态。虽然只是凡夫,但我们的心也是无量光无量寿的。我们要去佛的国土,就靠这颗心。所以念佛要念心,念佛念心心念佛。


 

图片



过去修行人参禅,就要参这颗心的本来面目是什么,“西来真实义”是什么。

 

禅门里,有祖师这样比喻:“山前一片闲田地。”他说,我初学的时候,总是将信将疑。就像早就知道山前有一块地,但我总是疑惑,这个地是我的吗?

 

如果你认为这不是你的,你就任它荒在那里;如果你知道这是你的,你就会很辛勤地去耕种,耕种了就必然有收获。所以祖师就怕我们不信。佛法不难,信很难


图片



图片




解脱不在外面

而要到我们的心里去求



我们的心是真的有用的,下地狱是这颗心,成佛也是这颗心。但我们常常忽略了它,我们对自己的心的认知往往是不够的。佛教常常说“解脱”,这个解脱不在外面,而要到我们的心里去求。



图片




“我”是我们自己的牢笼,我们的愚昧是牢笼、贪心是牢笼、嗔心是牢笼。所有烦恼都因“我”而起。“我”降伏了,烦恼就能降伏,生死也就能坐断。所以,云居山一进山门就是一副对联:“到这里不许你七颠八倒,过此门莫管他五眼六通。”无论是谁,到了这里就好好的。本来面目人人都有,为什么你没有?什么东西遮住了?



图片



从迷乱的境界中觉悟

生命就变得清澈有序




所以修行人就是这样。修行人的伟大,在于能够降伏自我,把烦恼净化掉,把本来面目现出来。当本来面目出来后,就“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宇宙是那么美,地球是那么美,我们不觉悟,就把好大一个地球污染掉了。所以迷悟不远,结果却有天渊之别。佛教叫觉悟的教育,就是点亮心灯,开发智慧。



图片



当我们从迷乱的境界中觉悟出来,从内心的黑暗、无明、贪嗔痴、错误的情绪绑架里解脱出来,生命就变得清澈有序、了了分明。所谓的“禅悦人生”就是这样,自在的,有觉照的。


当从痛苦的逼迫中解脱出来,我们就开始收获自己的人生;生命从无序归入有序,我们就开启了禅悦人生。这时候,我们的生命是有建设性的,不仅对自己,乃至对家庭、对社会、对整个世界,都具有正面的建设意义。


——三参法师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佛教慧日】

Find Me | 扫码关注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浙(2022) 0000575



相关文章
· 流水拯救万条鱼
· 看清真相,心会更自在
· 【农历二月初八】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纪念日
· 恭迎释迦牟尼佛出家日||在这人间最美的时节,看破无常的本性
· 佛陀出家纪念日,一起通过这部经典了解祂的传奇经历
· 【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日】三千多年前的今天,他舍下王位,拾起众生
· 【恭迎释迦牟尼佛出家日】三千年前,在最美好的时节,他摘下了头上的王冠
· 佛陀出家日〡三千多年前,他摘下王冠,换上袈裟,揭开了生命的别样活法
· 桑嘎拉顽强抗拒诱惑(五)
· 二月初八佛陀出家纪念日 | 这一夜,太子辞亲出家
· 我见这个观念本来就是一个颠倒见
· 身心有了着落,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 找回它,就找到了一切善业的根源
· 广行布施之功,不如一念与金刚心相应
· 《童蒙止观》〡禅定中要去除的五种障盖(中)
· 我们的正报和依报都为这个所摄
· 桑嘎拉顽强抗拒诱惑(四)
· 菩萨的功德力
· 如何快速的得法受用
· 一定要提醒自己不要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