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太子瑞应本起经》
经文简介
此经共上下二卷,收藏于大正藏第三册。
其与常见经典不同之处在于,他经多述佛陀讲法内容,经文晦涩难解;
而本经多述佛陀生平,简明易懂,不失为初学者了解佛陀的门径。
本经上卷记载了佛陀因地修行、入胎、出生、出家、降魔等内容;
下卷则记载了佛陀成道、诸天劝请、转轮、度化三迦叶等事。
下面我们来看部分内容。
因地修行
某日,隐居的儒童菩萨听闻定光佛在世间弘法,便想要前往瞻仰。
他来到定光佛即将到来的王城,并高价从王女处购得五朵莲花。
正要告别时,王女疑惑道莲花并不值钱,这人为何愿意花费这么多来换取呢?
当得知儒童供佛的愿望后,王女便恳请儒童代自己也供两朵,并于后生“常为君妻。好丑不相离。必置心中。”
定光佛到访时,国王臣民都散花供养,其中唯有五朵莲花未曾落地,又有两朵落在定光佛的肩上。
定光佛于是知晓了儒童的至诚心意,并为他授记:
授记后,眼看定光佛即将经过一片湿泥地,儒童赶紧走上前去,俯身在地,用头发掩住泥污请佛踏过,并再次获赞:
这里的儒童便是佛陀的前世,而这里的王女便是他未出家前的妻子耶输陀罗。
入胎降生
后来,儒童菩萨于九十一劫内,修道德,学佛意,通十地行,证得一生补处菩萨果位(下一步即可成佛),后生兜率天上,为诸天师。
一日,他觉因缘具足,便化乘白象,入摩耶夫人腹中,至四月八日夜明星出时,诞生于蓝毗尼园。
出生后,他的父亲净饭王请人为他占卜,被告知此子治国当为转轮圣王,若不乐天下,便会出家修行,度脱万姓。
四门出游
净饭王为了预防太子有出家的念头,便为他提供种种享乐的途径。
然而太子在十四岁时后,先后出东、南、西三门,见众生受病、老、死三苦折磨,心生忧苦,不乐饮食享受。
最后于北门处,天人继老、病、死后,再次化身清净沙门。
而当太子听说沙门“声色不能污,荣位不能屈,难动如地,已免忧苦,存亡自在。”便起了出家的心思:
辞亲出家
一念及此,太子当夜便在诸天及仆役车匿的帮助下离开了王城。
次日,当净饭王率千乘万骑追上太子时,太子恭敬礼拜,平静地述说想要出家的原因。
降魔成道
太子于树下入定,一离贪欲,二离瞋恚,三离愚痴,无复挂碍。
于是第六化应声天,天上魔王心中烦毒,饮食不甘,想着太子尚未成道已经如此,若成道后必大胜我,便准备阻挠太子成佛。
他先派了欲妃、悦彼与快观三个女儿前去诱惑太子。
然而太子心净如琉璃珠,不为染污的同时,还加以训诫:
三女于是化成老妇,不能自行恢复。
愤怒的魔王更召一亿八千万鬼神,令其变为师子、熊罴、虎兕、象、龙、牛、马、犬、豕等形貌,更令其担山吐火、四绕雷电、擭持戈矛去伤害太子。
而太子不惊不怖,非但一毛不动,神色反而更加自如,于是鬼兵退散,不能得近。
诸天劝请
佛陀证悟后,发现众生都乐生求安,贪欲嗜味,好于声色,不乐佛道,佛陀便想直取涅槃。
是时,诸天殷切劝请佛陀住世弘法,并提议先度最初侍奉佛陀的五位侍者,这才有了佛陀转轮弘法的后续。
这里摘录下诸天劝请原文:
回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扫描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