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堂里用功久了心会呈现什么状态

2023-02-11 00:0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扫除妄想 趋于安定

打坐调身、调呼吸,是为定服务的,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深入地禅定。禅定是一种境界。如果身体的四大能轻安下来,也是很好的,这等于是达到入门级了,代表你身很好、无挂无碍,呼吸也无挂无碍,分别念、散乱心都停下来了。


禅堂里是快刀斩乱麻的,所以云居山真如禅寺赵州关的那个山门的对联就是“到这里不许你七颠八倒,过此门莫管他五眼六通”。那些法的名相、各种各样的东西到禅堂里是用不上的,不能打任何妄想。到了禅堂里,不管什么法我们都要放下,因为讲什么都是名相而已。对我们来说,在禅堂里,就是扫除妄想,能定下来。






涵盖乾坤 截断众流

图片

所以六祖大师强调“不思善,不思恶”。黄金虽然贵,但是金屑入眼,能使人目盲......禅宗实际上是诸佛菩萨、祖师的慈悲,这是窍门。所以在云门宗里面讲三句:“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第一个先要悟得“涵盖乾坤”,要明白“什么涵盖乾坤”;第二个就是“截断众流”,是指第六意识的分别念,这个波浪不起,甚至“流”的本质——第七意识流,都能被截掉。只要能截断第七意识的流,就能够更深入进去,到达里面的光明藏。能到光明藏,这还属于禅宗里渐修的。禅宗里,即使是上根利器的,有时候也要参个十年二十年,这是很正常的,三观都能参透的时候就转识成智了,转阿赖耶识真正成大圆镜智了。


在禅堂里,如果我们的念头像屏幕一样,如果我们不能把那些妄想压伏住,那我们就还没进禅宗的门,虽然人坐在那里,但是我们的状态还处于分别妄想之中。






水平如镜 非求而至

图片

关于调呼吸,世间有句俗语“一气不来,便成后事”,但是对于禅定来说不是这样。得禅定的时候,得轻安之后呼吸越来越微弱,甚至息都会定住的。这还不算什么特殊的,只不过属于世间禅定的相。这也不叫死,而是功夫达到了更深的境界。但这还只是境界,不是目的。要是达到这种境界,自然就会知道,那是非常清凉的。那种觉照,是很稳定的。


在禅堂里,初用功的人的心就好像湖面,波浪滔天,业风不停,吹着水波。慢慢地消磨习气,就会越来越平静,业风越来越小,波纹也越来越小,再到后来我们心灵的水面会一波不起。偶尔起个微小的涟漪都能感受到。最后会连涟漪都没有,水平如镜。这些都是禅堂里的境界,这不是求出来的。我们也不要去求境界,修行是要超越一切相的。



——三参法师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扫码关注

佛教慧日公众平台





图片


相关文章
· 兽王代怀孕母兽赴死
· 佛教普及的意义
· 【妙法堂记要】为什么要珍惜现前的三宝
· 受菩萨戒之日,也是每一位戒子“法身慧命”的生日
· 情人节将至,为您倾情献礼——由五百世情缘引发的一部佛经
· 修行不要走错路
· 我们每天处于“漏”的状态自己却不知道
· 为什么要持戒?
· 善愿恶誓
· “舍”的智慧
· 【妙法堂记要】佛教普及的意义
· 人生这四个“第一”,谁能做到谁收获颇丰
· 当一个个的去掉错误概念后,般若空性智慧就会现前
· 小小的一个念头却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 《童蒙止观》〡修学止观的十个要点
· 这五花大绑,要由你亲自解开
· 珍爱当下的修行生活
· 谈谈修行中闭关和住山等话题
· 象王恭敬出家相
· 天上现出的莲花和人间的清净道场,哪个更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