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瑛法师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十)

2022-08-25 00:00:00 发布: 人气:7
图片

圆瑛长老简介

圆瑛法师是中国佛教界近百年来的一代宗师。法师宗说兼通,台贤并重,禅净双修,解行圆融,一生爱国爱教,始终践行报国济世宏愿,是佛教界为人宗仰的一代楷模。

法师生平

圆瑛大师(1878-1953)法号弘悟,别号韬光,福建古田县人。幼读诗书,聪颖过人。十八岁在福州涌泉寺出家,从妙莲法师受具足戒。

二十一岁时,发心行脚参访。先后从当时禅宗名师冶开、寄禅修习禅定,广学大小乘诸经论,多方参访善知识,从通智法师、谛闲法师、祖印法师、慧明法师、道阶法师听经研教。由于他喜颖悟,学习努力,对《楞严经》造诣尤深。

融通教宗  

圆瑛大师融通教宗,对于禅净两门都有深刻的解悟与实践。他反复强调,禅净二宗都是如来所说法,只因众生根机不等,故而施设有殊;所以,禅净虽有二名,其实一理,归元无二,不可有所是非。

在佛学思想上,大师以《楞严经》为核心,主张各宗平等,从无门户之见,性相通融。大师尝归纳佛法大旨,略述如下:“佛教以一心为宗,觉悟为要,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大师先后十主禅林,领众学修,所到之处清规整肃,海众安和;还先后创办和主持多所学院,培养弘法人才,推动佛教事业发展。


图片

护国救灾  

圆瑛大师不仅精研教理,广培人才,慈悲众生,更是爱国爱教,是慈悲大无畏菩萨精神的践行者。

抗战期间,圆瑛大师发起成立中国佛教会灾区僧侣救护团,亲任团长,发扬佛教救世的“大无畏”、“大无我”、“大慈悲”的三大精神,深入前线,于枪林弹雨中救死扶伤。

 大师圆寂  

解放前夕,香港、新加坡等地的教友和弟子,祈请大师到南洋安度余生,大师均以“我是中国人,生在中国,死在中国,决不他往”谢绝。

1953年5月,大师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第一任会长,同年八月于宁波天童寺示寂。大师圆寂前,嘱托弟子:“发菩提心,严持净戒,弘宗演教,利乐人天。”稍停片刻后,又说:“为法为人为证菩提,爱国爱教爱护和平。”

这不仅仅是法师对后辈学人的谆谆教诲,也是其一生弘法利生、无私利众的写照。

圆瑛大师一生精研教理,圆融通达;
利益众生,无我忘躯。
其大菩萨精神,
是我等弟子学习的楷模。


图片
上图:圆瑛长老法相


圆瑛法师 
《劝发菩提心文》 讲记(十)


丁二 辨相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

此下辨明八种相,原文分定,即为八段。此段辨邪之相。世间有一种修行之人,一向以来,发心修行,不究自心。自心,即真如自性,本有真心;不从父母所生,非同世人所认现在身内之肉团心也。

肉团心,是假非真,但假名为心,并无功能力用。我如是说,难免许多人不承认,要与我诤辩。谓此心能种种思量分别,何以说并无功能力用?答曰:思量,是第七末那识。分别,是第六意识,实非肉团心之功用。如谓此心实能思量分别,世间初死之人,肉心仍在身中,何以不思量不分别也?即此可验证肉心无用。

图片

本有真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此约真谛谈空)。虽然无在,无所不在(此约俗谛说有)。犹如虚空,不在内外中间,无有何处,没有虚空。即地中尚有虚空,出土一尺,则有一尺虚空,出土一丈,还得一丈虚空,色空无碍。真心则空有无碍,二谛圆融,亦复如是。不究自心:即不肯参究此心。参既不参,安得明了?既不明了,不知依之为因地心也。

但知外务:下列利养、名闻、欲乐果报,皆外务也。或求利养,即求财利滋养;或好名闻(去声),即好虚假名誉;或贪现世欲乐,即五欲乐境。五欲有二:一财色名食睡,二色声香味触,此二种皆世人之所欲,故名五欲。或望未来果报,即望转生人间,或生天上,受福乐之果报。为如是四种发心,名之为邪。因不依正理,不修正道,贪求世间名、利、欲乐果报故也。

既不求利养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图片


此段辨正之相,恰与上科相反。既不求利养名闻,则澹泊明志,安贫守道。又不贪欲乐果报,则少欲知足,乐出尘劳。


唯为生死:唯者独也,独为生死大事,发心修行。将生死二字,贴在额头,刻在心头,无时或忘。念无量劫来,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无有休息,实是大苦。有生则有身,有身则众苦所集,一定要把此身度了。古德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身得度,生死方了。欲了生死,须有至悲至切之心方可。又古德云:此心未明,如丧考妣,此心既明,更如丧考妣。此即生死心切。此心是真心,未明即未悟。欲求悟明真心,其心悲切,如死父死母一样。迨此心既明,何以更如丧考妣?因既悟之后,了知本来是佛,堕落轮回。悟虽已悟,证犹未证,生死未了,故更如死父死母一样。如此乃是唯为生死。


为菩提者:为求证无上菩提也。求得实智菩提,使真性菩提,不致埋没,而方便菩提,得以成就。至于利养名闻,果报欲乐,皆非所求也。如是发心,方名为正。

【待续】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扫描二维码关注

佛教慧日微信平台




相关文章
· 家庭就是道场,我们应该怎样来对待?
· 转凡成圣,这一辈子就可以决定
· (明)宝华山见月律师《一梦漫言》(九)
· 我们的障碍来自哪里?
· 难以测度丨地藏菩萨传(二)
· 咒语,怎么念才灵?
· 过目增福 —— 佛陀的微笑
· 【茶香慧日寺】戒律是一种“契约”
· 今日处暑|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 自力与他力
· 稳解脱的法宝,守住别丢
· 佛门龙象从哪里起步?
· 佛欢喜日午斋开示 | 念念正觉,可以滋养法身
· 佛陀也环保:关爱自然,从心入手
· 功德宝藏丨地藏菩萨传(一)
· 菩萨是怎样炼成的
· 星云大师:能克制自己 过于胜他人
· 戒幢清凉,光明朗耀|福城文殊寺壬寅年首届在家菩萨戒传授圆满
· 告诉你一个人见人爱、开心幸福的口诀
· 受菩萨戒的殊胜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