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的佛法
我们大家很多人都是这样,刚皈依刚受五戒时懵懵懂懂的,很多道理都不知道。不知道不要紧,佛肯定不会骗我们,以后我们慢慢就会知道的。佛法博大精深,纵使我们学修几十年也不能将其穷尽。一个“佛”字,我们就没有办法解释清楚,因为这太深奥了。我们作为普通人,要给别人介绍善良的人也是不容易的,善良人的境界是什么样的?比如给别人介绍孔夫子,要怎么介绍?你不去了解他的内在精神这很难的,所以纵使我们学佛几十年了,佛是我们的皈依处,是我们的本师,但我们未必能介绍佛陀,这个是很正常的。
但这不妨碍我们学佛,这恰恰是佛法的魅力,祂永远能够引领着我们、照耀着我们,永远让我们充满法喜禅悦。我们不会学佛学到后来有饱和度,我们会越学越有饥饿感,这才是有魅力的。真理是那么有味道,在真理中我们的生命会越充电越喜悦。生命的境界越广博,我们就越知道自己的渺小,越知道生命、佛性和这个世界的美妙。
学佛的经验
学佛不仅能够把我们从生、老、病、死这种狭隘的生命境界里带出来、让我们超越出来,学佛更多地还能打开我们的心胸、开阔我们的眼界、丰富我们的想象,甚至补充我们的生命经验。
学佛是会有经验的。虚云老和尚他在自传里就讲到,在他开悟前,房子、墙头就不再能遮挡住他的视线,外面的人在做什么他都知道。刚开始他以为是幻境,他就去核实,一核实发现都是对的。绍云长老也问过虚云老和尚,他说:“师父呀,那个时候你还没开悟呢,为什么那些房子、墙都遮挡不住你了呢,周围的人事物,你都能够看得见了呢?”虚云老和尚说:“虽然我没开悟,但是五蕴里面的色蕴尽了的时候,那些色法的障碍就会消失了。”
虽然五蕴还没有全部都破,开悟还没有现前,但是只要有一蕴破了,生命境界就不同了,色法对其就不再有障碍了。他还说:“不仅周围的事物我可以看得到,十里、百里外发生的所有事我都知道。”
但我们出家的规矩是不显露神通。我师父也是这样的。我跟随他十三年,没有见过他跟我显一次神通。我们佛教里出家人什么时候可以显神通?一般情况不可以显神通。只有两种情况可以,一种是圆寂之前,还有一种是在国主面前,因为这是关系到国家和人类命运的时候,是特殊情况。
腾飞的锡杖
唐元和年间,邓隐峰禅师拟登五台,路过淮西,途中正好遇上官军同叛军吴元济交锋,未决胜负。邓隐峰禅师见双方互相残杀,顿生怜悯,说道:“吾当去解其患。”说完,便将锡杖掷向空中,然后他也飞起来踩在锡杖上,在两军阵前飞了个来回。两军顿然斗心顿息,杀机全无,全部收兵。
邓隐峰禅师在公开的场合既显神异,担心被人理解为有惑众之嫌,于佛法不利,来到五台山之后,即决定在金刚窟前示灭。他先问信众:“诸方迁化,坐去卧去,吾尝见之,还有立化也无?”信众道:“有。”邓隐峰禅师道:“还有倒立者否?”信众道:“未尝见有。”邓隐峰禅师于是倒立而化。
奇怪的是,他的衣服居然整整齐齐地顺着身体,没有倒挂下来。后来众人商量着把他的尸体抬到火化窑里荼毗,却发现无论怎么用力,他的身体却屹然不动地倒立在那里。远近前来看热闹的人,都惊叹不已。当时,邓隐峰禅师有个妹妹是比丘尼,也在场,她看到哥哥这个样子,于是上前拍着他的尸体,呵斥道:“老兄,畴昔不循法律,死更荧惑于人?”说完用手一推,尸体才随即倒下。
一个得道的高僧,他的生命,他对这世界的认知,完全不是我们能够了解的,所以他能够预知时至。什么叫预知时至啊?就是能预知未来的事情,所以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这是真实的。当我们念久了之后,我们心的无量光无量寿跟佛的无量光无量寿会相互地感应,然后我们的心就会从种种的制约当中、从种种的包装里透出心光、佛光,就会变得无量光无量寿,就能超越过去、现在和未来。
《金刚经》里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是告诉我们不要执着过去的心,不要执着当下的心,也不要执着未来的心。因为只要一执着,我们心的光明就没了,一执着,那就是愚昧的状态了。放下了执着,我们就会趋向于智慧的状态,就能让心灵的光明得以解放。
所以这些高僧大德,他们能给我们“传经”,能把经典传承下来,他们能合理地、正确地解读释迦牟尼佛的原意。解释一种文化必须要有懂这种文化的人。经典就在那里,历史也在那里,但是必须要有具足这种功德的人。这不是简单地念给学生听就可以了,他们要用整个生命去验证经典,这样他们传承下来的经典才有力量,才能把我们的生命链接起来,才能把我们跟佛链接起来。
玉琳国师的故事
清朝的时候有一位国师,叫玉琳国师,他自认为修行很好。他师父说我只有“一个半”徒弟,玉琳国师以为那“一个”是指他的。后来他师父给出答案,说你只是“半个”,“一个”是你师兄。他不服气,他觉得自己又有文化、又会苦修、所领悟的也很高,怎么会比不过师兄呢?师父知道他不服,就把他师兄跟他两个人喊到面前,然后交给他们一个差事:“我这里有两把尿壶,你们两个去洗,谁洗得干净说明谁本事大。”
过去那种老的尿壶,要怎么洗啊,最多就拿水冲冲,刷子也伸不进去的。他想尽办法去洗,觉得满意了,但是当他拎到师父面前的时候,他师兄早洗好了。然后他师父说:“你看,你跟你师兄,谁的尿壶洗得干净?”他就哑口无言了,他一看师兄那个洗得一点点味道也没有,一点点污垢也没有。他拼命洗,也没办法达到那个程度。
他只有求教他师兄了:“师兄啊,你为什么能洗得这么干净?”他师兄怎么说的?他师兄说:“这还不简单,把尿壶翻过来洗啊。” 玉琳国师这就傻了,他就知道了,我算“半个”就不错了。一个得道的人,不是我们现在的惯性思维能够理解的。有一次我陪师父去温州开光。开完光师父跟我讲了一句话,他说:“惭愧啊,我们修行不精进啊。”我想师父老人家怎么还可能惭愧,还修行不精进呢?他接下来说了一句话,他说:“如果我们用功的话,这个大殿我给它翻过来都可以。”师父讲了这一句话,我再回过头去想玉琳国师的故事,那就又不一样了。
玉琳国师真有其人,这些事情都是真实的。佛教界很多大师的真实事迹都保存下来了,那些都是现在的物理学没有办法去想象的。
——三参法师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扫描二维码关注
佛教慧日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