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入门 | 跟着法师学打坐

2022-05-18 00:04:00 发布: 人气:5
视频:毗卢七支坐示范
五台山古文殊寺


1



莺飞草长花烂漫,正是阳气兴发、万物生长的季节!


小编们感慨:这个时节,真的太适合打坐了!


打坐不仅能使身体气血运行通畅,正气内存,更是修行人万缘放下、止静修心、回归自性的基础功课。


但是否有很多人跟小编一样,特别想打坐却不知道方法呢?


别急,零基础也能学的详细攻略这就来了!还有寺院首座法师亲自示范!别错过哟!




图片


打坐虽然有多种姿势,但对于初学者,在此推荐毗卢七支的坐法。


毗卢七支,是毗卢遮那佛在成佛时圆满报身佛的坐姿,包括跏趺坐等七个要点。


古代祖师认为,应该身具八法而修习止:即毗卢七支坐法加上调顺呼吸,共为八项。



● 前期准备


图片


坐垫

初学打坐时,可以在臀部垫一个大约10厘米的坐垫,不能太软,这样可以使“臀部、两膝”成三角姿势,既更安稳,也可以防止因久坐而引起的臀部疼痛等问题。

 

毯子

打坐时,要用毯子等把膝盖、后腰包起来,防止这些部位“门户大开”,引起身体不适。


1

图片


毗卢七支



第一支:结跏趺坐


图片


两腿双盘结跏趺坐,或单盘结半跏趺座。如果不能也不必勉强,可以散盘或自然端坐,以全身放松、舒适为准。

 

双跏趺有两种。先将左脚压于右腿,再将右脚压于左腿,左脚在内、右脚在外,叫降魔坐;反之为吉祥坐。


两种坐姿都可以采用,一般以四平八稳为主——看哪种坐姿下两个膝盖更平。两膝能紧贴坐垫,坐式自然端正,就不会向前后或左右歪斜。

 

当一种坐姿熟悉后,也可以反过来,体验其中的细微不同。大愿法师在《内观禅开示》中说:


不同的坐姿,对修行有不同的作用。比如男女体质不同,男众体质阴少阳多,右侧肝经的力量小于左侧心经的力量,如果右腿在下,肝经的力量就被压得更小。所以从体质上,男众盘腿可以右腿在上。女众则是反过来的。


双跏趺坐为什么超必要?请看文末彩蛋~

 

第二支:手结定印


图片


定印又称为“法界定印”。两手放松、垂下,左右手相叠,掌心向上,一般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大拇指尖相对或相交,自然放在肚脐下。


定印详细解读,请看文末彩蛋~

 

第三支:身体端直

脊椎自然直竖,不前俯后仰、左斜右歪,但又要放松,强行挺直容易挺胸,呈现紧张状态。这里主要的调整点就是两个腰。命门的位置稍微往前,鼻子垂直下去跟丹田的位置就会相应。


身体端直有多重要?请看文末彩蛋~

  

第四支:两肩平齐而住

双肩保持平齐,不要内收,不一高一低,以放松自然为好。


两肩齐平的好处,请看文末彩蛋~

 

第五支:颔压喉结,唇齿自然而住


图片


下巴略微向内收(不是低头),嘴唇自然合拢,上下齿轻微相合,不咬紧。


唇齿的奥秘、下巴内收的大作用,请看文末彩蛋~

 

第六支:舌抵上腭

口唇轻闭、牙齿扣拢,舌尖自然微微上抵,不可将舌头翘起用力抵住上腭。如果心脏有问题,也可以将舌头放平。


舌抵上腭有什么好处?请看文末彩蛋~

 

第七支:目光垂注鼻端


图片


这里不是指两眼注视鼻端,而是将目光往鼻子方向覆盖下来,停留在鼻子与膝盖之间一半高的虚空处。这个光实际上是一种神,余光下收,神就罩在这里了。


管住无处安放的小目光,请看文末彩蛋~


1

图片
图片

调顺呼吸

(重点来了!)



一般修行人打坐时,呼吸悠长而深远,细腻而持续,既不滞顿,也不短浅,旁人不易察觉。


打坐往往用顺腹式呼吸法。吸气时轻轻扩张腹肌,肚子鼓起,呼气时再收缩回来。


肚脐下一寸半的位置叫气海。进气时,气慢慢从鼻一直吸入气海,这个方法不仅可以对治散乱,还可使身体健康。


图片


悟公上人说,“鼻息相通,能吞百病。”呼吸时,吸入的气像河流一样,进入宽广渊深的大海(气海),然后定下来,六秒、九秒或者十几秒,融入气海平静的状态——这就是“自心”的“息”状态。然后再缓缓呼出来。


天台宗“六妙门”之“数息门”中说:“摄心在息,从一至十,名之为数。”


气入气海后,从一到十,一秒一数,然后出气。如果让气出得干净,就多收腹一点。女众一开始也可以先数到六。如果在生理期,可以放松一点,稍微定一下就行。


数息数以不憋气为主,让身体在一个安全范围内,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慢慢增加。


这样训练,既治散乱又治昏沉,保持一种清明。当行之有效、越来越放松的时候,气海的沉静、幽深、广大,我们都可以感觉出来。


图片


清除业障


在开始打坐前,也可以用佛教药师法门的方法,清除身口意的恶业,使得身心轻利,更容易现前无我的状态。


药师法门讲到,人体有日光脉(左)、月光脉(右)和中间的琉璃光脉,通过呼吸能够快速清除积于三脉中的恶业。


图片


具体方法:


左手握金刚拳(以拇指压住无名指根部,其余四指依次压在拇指上),压住左腿根部的动脉,右手食指压住右侧鼻孔,呼吸,观想过去所造的杀盗淫的身业随黑气从左鼻孔排出,日光脉恢复白净。这样缓缓呼吸三次。


接着右手握金刚拳压住右腿根部的动脉,左手食指压住左侧鼻孔,用右侧鼻孔呼吸三次,观想过去所造的妄语、恶口、两舌、绮语等口业从右鼻孔排出,红色的月光脉恢复透彻。


最后左右手金刚拳同时压住双腿根部的动脉,用两个鼻孔同时呼吸三次,观想过去所造的贪欲、嗔恚、邪见等意业从鼻孔排出,中脉变成如药师佛一样的净琉璃色。


图片


妄想纷飞怎么办?


数息其实是对治散乱很好的一种方法。《天台宗纲要》说:“常常修数息观,可以对治散乱,证得一心。”但我们心猿意马惯了,总避免不了妄想,怎么办?九个字——很正常、随它去、提正念。


很正常:我们平时为世间琐事忙碌时,整天与妄想为伴也不自知。一打坐,心静下来,就察觉到了。这其实很正常,也是一种进步的表现。所以别怕妄想,更不要因此起烦躁情绪。


随它去:妄想本就虚幻,如天上的云,来了又去,不会停留。如果把妄念认作真实,千方百计去压,不但压不住,反而越压越多。最好的方法就是由它来、随它去,不执着、不随逐、不排遣。虚云老和尚说:“妄想来了,就让它来,我总不理会它,妄想自然会息。”


图片


提正念:妄想不能压制,但可以把它归入正念。念佛、念佛的咒语,这虽然也是妄想,但它随顺真如,叫以妄止妄。


我们数息也可以用佛咒来计。如阿弥陀佛心咒“阿弥德瓦舍”,阿弥陀佛本来就是“绀目澄清四大海”,“阿弥德瓦舍”就有非常寂静的大海的感觉。也可以念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呗美吽”。它可以是盘旋着的,就像气在海中旋转,泛起柔柔的波纹。还有释迦牟尼佛心咒“牟尼牟尼 玛哈牟那耶 梭哈”、文殊五字真言“阿惹巴匝纳德”,都可以慢慢去尝试。


这样每一次“息”里,女众念一遍或三遍,男众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念五遍、十遍。


打坐时间

打坐比较有状态的一般要一个时辰(两个小时)。


人的十二条经脉,每一条从起点到终点要走一个时辰。打坐时间越久,走的经脉越多,形成良性循环就越坐越定。


温馨提示


图片


如果您刚开始打坐,可以先由散盘逐渐到单盘,再到双盘。坐姿和时间长度,都可以循序渐进。


在坐的过程中,会出现脚踝、膝盖、腰部等不同部位的疼痛、麻等感觉,这些痛点因人而异,也会随着打坐时间而转移,所以不要有任何顾虑,安心忍耐。打坐贵在坚持,功到自然成呦!

若结跏趺坐,身安入三昧;

威德人敬仰,如日照天下。

除睡懒覆心,身轻不疲懈;

觉悟亦轻便,安坐如龙蟠。

见画跏趺坐,魔王亦愁怖,

何况入道人,安坐不倾动!

——《大智度论·释初品三昧》


文末彩蛋在这里!


1

双跏趺坐为什么超必要?


双跏趺坐可以使下行气容易进入中脉,不会漏掉。


用左右两踝骨压住股沟间的四个动脉后,身体自然生起暖热。大愿法师开示,暖相易生,暖、顶、忍、世第一法,暖相、暖法都容易相应,能够消除嫉妒烦恼。


再者,底盘广大而坚实,可以四平八稳、安然而坐。身体不动,就不会因活动而激起思绪,容易平静安宁。

2

定印详细解读,看过来!


什么是法界定印?


法界定印:即右手掌上仰,安于左手掌之上,两拇指头相接。其中右手五指表示佛界之五大,左手五指表示众生界之五大,二手相叠表示生佛不二之义,拇指(空指)指头相拄表示空大之融通无碍,以其相寂静不动,故称为法界定印。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有云,此印能灭一切狂乱妄念杂染思惟。


大愿法师开示,手结定印,放在肚脐下,能够令平行气易入中脉,能够消除瞋恨烦恼,能够解开七万二千条脉的脉结,能够容易入定。


一般来说,人的右手代表“进”,左手代表“收”。右手进货,左手为仓,右手往左手上一放,就像进的货往仓库一装,刀枪入库,万事大吉。


佛教里,右手为方便,左手为智慧。比如很多文殊菩萨的塑像,左手一支蔓上卷,在左肩开出一朵花,花上有梵匣的般若经书,这代表智慧。除了花蔓,也有持佛珠、绢索、铃。右手大多持剑,剑是火焰,有斩断作用,代表力量。定印左右手相叠,代表智慧与方便合一。


心定之后,也可以尝试反过来,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在道家来说,右手为火,左手为水,火焐着水,水火既济,又是另一种感觉。其中的微细变化需要用心体会。

3

身体端直有多重要?


身体端直,可使身体各部分重量平衡。身体前俯会压到肝,颈部或上身后仰会引起心脏的风,左右歪斜会导致肾痛,而身体自然正直就不会生这些病相。


佛教说,“身正则脉正,脉正则心正,心正则觉性自然现前。”上身端直,体内的脉自然顺直,使心更趋向于平静稳定,不生昏沉、掉举。身体不直,脉也壅塞,则使念头滋生,不利于入定。


图片


4

两肩齐平的好处?


两肩齐平,腋下稍微放松,肺就有空间感。大愿法师开示,脊直肩周,能够令遍行气易入中脉,消除愚痴烦恼。

5

唇齿的奥秘、下巴内收的大作用,看这里!


唇齿实际上反映人的一种精神状态。当一个人心情愉悦、智慧深远,他的唇是很放松的。上下齿自然相扣时,一般人是上齿包着下齿,但有些修行比较好的人是下齿包上齿的。


下巴略微内收,压住喉结,也压住了颈部两边的脉,使风运行缓慢,心念就容易停住。妄念一旦停息,无分别容易出现,这才是关要。大愿法师开示,此法能令上行气易入中脉,能够除贪烦恼。

6

舌抵上腭有什么好处?


舌的能量场跟上腭的能量场是对应的。舌头微微上翘,能感受能量从头顶下来,到上颚、舌,舌又是直通心脏的。


大愿法师开示,舌抵上腭,能令命根气易入中脉,能够除傲慢烦恼。


图片


7

管住无处安放的小目光。


眼睛通常比较敏感,容易受外物吸引而影响自心。目光垂注,是为了不让心识散乱到其他对境,闭目又会导致昏沉等弊病。


所以对于打坐时的目光,道家有一个很好的名称叫“垂帘”,眼睛半开半闭,视而不见,见若不见。


图片


图片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扫描二维码关注

佛教慧日微信平台


图片

相关文章
· 林中寂静的快乐
· 踮起脚尖,也要保证道心增上
· 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十一)
· 处处是妙法
· 赵朴初:与名人谈佛教
· 绍云长老 :善缘难逢 善知识难逢 乃至真正的道友难逢
· 如何“坐”,才能不生病?
· 拓展生命的局限,在利他中遇见自己
· 这位集美貌、财富、威德于一身的女神,快来认识她!
· 结夏安居 | 这是佛陀给修行人的一个大福报
· 安居羯磨|增加一岁,增加一年的功德
· 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十)
· 回归正觉
· 五台山的妙吉祥,哪一物不是法呢?
· 慧日禅寺结夏安居 | 形心摄静,专勤办道
· 成道须借大因缘
· 丛林节日之首——带您走进“结夏安居”
· 安居时节,如何迅速积累福慧资粮
· 这个时候,才是最究竟的修
· 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