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如明镜,佛法就像给我们照镜子一样。既然是照镜子,就能有助于觉道,显发我们的正觉。正觉显发了,无明就减少了。无明是生灭法、有漏法、染污法;正觉是不生不灭法、清净法、智慧法、清凉法、无漏法。实际上就在这个无漏当中,我们慢慢慢慢地就离于生死、趋于涅槃。
BUDDHA DHARMA
AWAKENING
佛法的修行主要就是培养觉性。戒、定、慧为什么叫三无漏学?因为都是趋于觉性的。《觐见智慧文殊圣尊的祈祷文》,为什么会说受戒、发誓乃至忏悔,是因为这都是增长觉性的。这个觉性实际上就是文殊菩萨的面目,也就是金色界的本体。
《觐见智慧文殊圣尊祈祷文》
任谁于圣文殊赞供祈加被 或求大士亲觐面容与智慧
勤诵世尊寳典思维所说义 大善知识开示喻说诸情境
乃至律师受戒誓言盟于心 或者发起真实罪过忏悔意
喜于自善随喜他人善事业 根尘识境不惑初具观照力
生老病死愚痴梦中所发生 常乐我浄般若智心本常浄
不假文言推理逻辑诸思义 三乘八宗皆是佛祖悲智业
轮涅名相诸言亦是菩萨面 及以诸法实相皆现金色界
依止善知识
The Enlightened Master
AFFLICTIONS
每个人都有烦恼,但有善知识陪伴我们,这样慢慢慢慢,能修五十年,你就会好一点了。如来藏里面有善和不善份,如来藏的善是不可思议的,如来藏里面的不善份,也是不可思议的。我们凡夫是不可能了解如来藏的功德、也不可能了解佛的功德份。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的如来藏是怎么被染污、遮障的。我们的烦恼我们都不知道;你若知道,你就不是凡夫了。
所以我们只有依止善知识,才能了解如来藏是什么、了解如来藏中一切善的部分是什么。甚至也要依善知识才能了解,我们如来藏是怎么被烦恼遮障的,也只有善知识才会知道你的烦恼。
01
对大乘生信的时间不是定数
Mahayana Buddhism
但是经论里面讲,对大乘如来藏要生信、这个信要坚固,需要一万劫。这一万劫是定数吗?有法师带大家了解这部《大乘起信论》,有可能这一场法听下来,就给你缩短了五千劫。这就是为什么菩萨要讲经说法,为什么要摄受众生的原因。如果祂不摄受你,一万劫之后,你就自然地明白大乘本性了吗?请问一万劫是固定的吗?我们轮回到现在,多少多少个一万劫也不止了,我们也没生起大乘的信心。如果我们听经闻法、不停地精进,如果有善知识摄受,我们配合得很好,有可能就不需要一万劫。
比如究竟地成佛,或者是我们证得小乘的圣果,或是证得大乘的圣果,一定需要多长时间吗?时间在这里不是唯一参数。如果没有诸善因缘、没有诸佛菩萨摄受我们、未来我们再轮回无量劫也有可能;但是佛菩萨来救度我们,如果我们又能够配合,可能就不需要轮回无量劫了,在此生把轮回终结,或许还会证得小乘、乃至大乘的果位。
我们来到寺院,就是为了修改这个定数,把它变成不一定。你不一定永远轮回,你不一定要过多少劫才能够证小乘果,你不一定过多少劫才能证大乘果。但是首先我们要往这上面去努力,理上要明白。你若明白,那你在道场就会很有一种意乐、欢喜心。
02
大乘的信、大乘的果
不是一蹴而就的
Faith Arises in Mahayana Buddhism
大乘的智慧果、大乘的信,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不像小乘果,证无我,是自己能决定的,照见五蕴皆空,就可以证人无我。大乘的见,不是即刻就能现前的。所以我这么多年,着急的点也是这个:大乘道一边遥遥无期,不可捉摸;但小乘寂灭的乐就现成地在那儿。怎样把小乘寂灭的乐用来住持三宝、续佛慧命、普渡众生,这都是放弃了小乘寂灭乐的这种受用,去无我奉献的。无我奉献马上会有什么结果吗?没有的。所以这就很难。你就是发了这个心都很容易退的,我也是挣扎了这么多年挣扎过来,看到这句话特别理解,原来大乘果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广积资粮,慢慢慢慢它才会呈现出来。
大乘难就难在这里。修小乘很快的,他会有受用、乃至开发道眼神通,人会不愿意放下的。回过头来看,那些行菩萨道的呢?小乘行者可能还看不起他,“你行菩萨道的,我能解脱,你能解脱吗”,行菩萨道的人又不能停下来跟他理论,只能说:“我是为了众生解脱,我其实早已经证得人无我了,我早就解脱了。”经典里也确实有记载,当有一位大乘菩萨遇到一位小乘行者,他说“我证无我很快的”。
你能怀疑地藏菩萨解脱得了吗?地藏菩萨如果显现一个很普通、很烦恼的样子,在地狱里度众生的话,你能说:“多可怜,你怎么在地狱道啊?”殊不知那是菩萨的大悲心、那是菩萨的资粮啊。
03
难忍能忍 难行能行
Patience & Persistence
在起信的位次上,刚开始的时候很难的。但是只要你坚持不懈地这样走,最后你所有菩萨行的足迹,所有菩萨行的功德都会显现。到显现的时候,那就不得了,岂是一个自了汉能相提并论的!当你懂得了,再看《妙法莲华经》,就知道佛陀为什么赞叹大乘。虽然小乘证得的圣果都很殊胜,但是佛陀特别喜欢拿小乘的殊胜来衬托大乘。
你为什么会对大乘起信?是因为有菩萨来到你生命里带你。你也会老怀疑,总觉得看也看不到,摸也摸不到,这就是我们很多人的困惑。比如我们坐在法堂,坐在大乘的功德里,但是我们未必显现出小乘的受用。所以我们也要学习小乘的戒律、小乘的定、小乘的思维、观照。佛在经典里虽然有呵斥小乘,但我们要恭敬小乘,因为小乘也是我们的皈依处。如果有一天你得到小乘的受用了,佛陀也说不要停,继续发大乘心,祂说:你小乘受用从哪里来?那是我的化城啊,因为你坐在这个大乘的体性里。
04
虚空有尽 我愿无尽
Make Vows
《普贤行愿品》里每一愿都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我愿无尽。这就是如来藏。如来藏的诸佛清净的本体遍于法界,尽虚空遍法界去承载一切众生,这就叫大乘。我们佛弟子要于此大乘起信心,也发愿早证大乘的果位,然后我们也能行使大乘的体、相、用,去广利有情。
我们每天功课都不重复的,因为每一天所度的众生都是不一样的,这就叫“虚空有尽,我愿无穷”。这里面的众生就是无穷的,无穷的众生能去度,那就是无边的庄严、无边的事业,这是相互成就的。所以我们在这里听经闻法,最后还要超荐。我们身在佛法中,无量无边的众生都沉沦在苦海当中,所以要汇到如来藏的大光明当中去普度苦海众生。
有句世界名言“你在痛苦,证明你活着;你感受到他人的痛苦,证明你是人。”如果我们有这个如来的体性,那这就叫智慧,如果你以这个体性去救度无边众生,这就是真菩萨。觉了必须要有情,悲悯苍生,这是相互的;若无救度众生之心,你就很难觉悟。这是宇宙中的一个窍诀、奥妙。
心在极乐,爱洒众生,我们所有的一丝一毫的生命力,运用大乘佛法都能广利有情。“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有一丝力就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此生无憾。
——三参法师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扫描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