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20日 23:33:15
春分来了
“春分者 阴阳相半也
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这天,太阳的位置在赤道的正上方,地球上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春分正当春三月中,不但平分了春季,还平分了昼夜,所以在古代春分又称日中、日夜分或仲春之月。
《缘起占》云:“春分,阳气至中盛也,万物冒出茂也,天地之气和。谓阴阳调和也,春门茂物也,气四阳聚也。故有谋为,为之日增,佳气应瑞,和之精而得生成也。” 汉刘安《淮南子·泛论训》也称:“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故万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生与成必得和之精。故积阴不生,积阳不化,阴阳交接,乃能成和。
古人非常重视春分时节,尤其表现在农业生产上,春分前后龙角星在黄昏时出现(即所谓“登天”“龙抬头”),是农事全面开始的信号,农谚称“二月雨水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在现代,提示我们要在这个能和阴阳之气的时节,抓住机遇来发展、推动自己工作计划。
古人的校准日
在春分时节,还有着古人对公平与平衡的理解。
《礼记·月令篇》有载:“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正权概。”其中“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正权概”的意思,就是说春分这天需要对度量衡标准量器进行校准。
《礼记正义》也有:“谓度量钧衡之等,人之所用,当须平均。人君於昼夜分等之时,而平正此当平之物。”所以人们要在春分之日校正度量衡,确保度量衡的公平与公正。
应时节之势
古人在长久的观测中也有明确关于这个时节的注意事项。
据《齐人月令》载“春分不杀生,不吊疾。君子齐戒,衣夹衣,导引,不食生冷”。
也就是说春分时节,是一切万物生长茂盛的生养之气大兴的时候,古人尤其劝勉大家不要违逆天地的好生之德而伤害物命,“劝君莫食三春鲤,万千鱼子在腹中,”“ 劝人不打三春鸟, 子在巢中待母归 ,”同时尽量避免参与丧事或看医生。
君子齐戒,就是要遵守一些必然的戒律、戒约。衣夹衣,天气还不稳定,注意保暖。春分饮食应当顺四时之度,顺应天时能量规律,不应食鱼虾等水族及生冷之物,否则容易气机紊乱,导致疾病生发。春分期间的饮食宜清淡,可以多吃利于升发阳气、清淡可口、富有营养的甘、辛、温的时令新鲜蔬菜和野菜,如春笋、香椿、荠菜、蕨菜、豆芽、豆苗、菠菜等,有利于促使体内积热的疏泄和散发。春分时节,还宜多食红枣、蜂蜜,能够养脾健胃、补中益气。
人间最美春分后
春分后的时节
草长花开 莺歌燕舞
春光明媚 温暖宜人
……
我们要想契合这个节气的力量
令此天地之气的界定位缘起为我所用
就要在言行上与之相应
戒杀护生 一切和合 顺势而为
从而令自己的运势和事业平顺增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