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里”恒顺众生”,恒顺众生的功底来自于对佛性的体解。知道我们有一个大方广的、比虚空还大的佛性,那里面要用“华严”。什么华最庄严呢?悲悯众生之华。
面对越苦难的众生,我们的悲心应该生得越炽烈。你给一个乞丐十块钱,他拿到的只是十块钱,而你生命对众生的悲心将永远是你的财富。你对众生的悲悯心是无价的,在你大方广的佛性空间里,需要这样的资粮去庄严祂。
依于众生而产生大悲,依大悲故而证菩提。圆满无上正等正觉从哪里来?就是华严,最殊胜的华严就是依众生。所以,对有智慧的人来说,娑婆世界是一个成佛迅速具足资粮的地方。
极乐世界各个都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什么都不缺,你悲悯谁呢?你产生不了悲悯的资粮。在我们这个世界,到处都可以广修庄严。
恒顺众生,不是随顺他的相,不要被众生度去了。要“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以如如不动的智慧,随缘应化,利益众生,念念归宗,回光返照。
“复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菩萨如是所修回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最后“普皆回向”,身礼拜、口赞叹、修供养、忏悔、随喜、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所有这些修的功德,悉皆回向。回向的对境是什么?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
“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这是菩提心修法里的“自他相换”。我修的所有功德,就像呼出来的白气,给众生;众生造的恶业就像黑气一样,我把它吸进来。
我们修所有的功德,都是为了一切众生,要普皆回向。一个事相上修的法,通过法性一转,就转到无漏的功德海里了。
转小向大,转凡成圣,转有漏成无漏,转世俗的缘起回向到胜义谛。我们所做的一丝一毫一尘一滴之善,通过殊胜的智慧回向,都会成为广大的功德海。
回光返照,安住在当下的法界真如,一真一切真。一个会回向的人,处处都可以回向转变,回向的当下就是转凡成圣。
微信文章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