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019
什么是轮回和轮回的过患?
实际上我们学佛,很多还是停留在概念上。祖师大德为我们概括出了结论,为我们铺出了一条路,但这条路具体的还是需要我们自己一步一步去走的。
LEARN MORE
我们这个地球的表面,三分之二被海洋覆盖。片子里有一句话:人类对月球表面的了解,超过对海底世界的了解。
水里的物种远远多于陆地。而无论陆地还是海洋,地球上的旁生道众生中,还有许多是我们不知道的、没见过的或者凭肉眼根本无法看见的。
看这个纪录片《水深火热的星球》时我就在想,其实轮回路上,我们都做过这些。我们眼里它们已经很苦,但跟饿鬼道、地狱道众生比起来,它们又幸福得多。所以一边看,一边就能深深体悟到轮回的过患。
我有时候也想,要不要给大家做一个“修行手册”之类的,但又怕有人一旦知道这个答案型的概念后,会急功近利,只顾往前,不再去求证。不求证,这些概念性的东西反而会障碍我们的受用,就像“持火自焚”、“把火自烧”。也就是说概念是用来指导我们修行的,不是拿来争辩高低的。
像世间的教育机构,它不会过度透露下一堂课的内容,不可能把一本大学的书交给一个小学的孩子。有老师带领着,一节课一节课地去上,这是最好的方式。修行也是同样的道理。
但无论如何,作为我们,不能麻木到连自己在轮回都不知道这轮回有什么过患。我们看着片子,看着海洋世界里的轮回状况,再比对自身,就要生起厌离心,厌离在这样一个狭隘的食物链中周而复始的没有边际的循环。
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快,我们在生活中也越来越多地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但其实细想一下,这些科技正在更多的层面上叠加和相互联合。尤其需要考量的是,一旦科技与军事武器普遍性结合,后果会是怎样?
这个世界真的需要佛教的世界观。但佛教又正在“被宗教”。上世纪就有很多学者在努力澄清一个问题:
佛教不是宗教。
不是宗教是什么呢?
佛教是教育,更准确地说,
佛教是一种生命科学。
它有完整的成体系的
世界观、价值观、生命观。
但现在因为定位不清,
佛教就没有办法用更多的方式
更广泛地利益众生。
之所以重视学佛教英语,也是希望有更多的途径可以把佛教传播出去。科技飞速前进,人类在快速升级的科技硬件面前疲于奔命,根本无暇照顾自己的精神世界。佛法的营养,全世界都迫切需要。
为什么一直提醒大家不要忘记自己是在寺庙,不要忘记我们在这里的工作是寻找到自己的“正觉”?你要是能从颠倒妄想中解脱出来,能照见五蕴皆空,能证得无我,你会多么逍遥自在啊!
正法时代,人心淳朴,大家只要持住戒律就能成就。往后,随着分别心变大,需要在定力中才能证圣果。到了现在,业力越来越重,就需要靠智慧,在智慧当中守戒律,修定力。
甚至除了自己的慧,还要相信佛的智慧与威德,这就是信心。以我们的信心去跟佛果地所证得的大自在威德力结合。所以佛陀授记:末法时代要靠信心解脱。
希望我们能早得利,通过自己得利,再以对佛教坚定的信心,将它传播向全世界,期望有朝一日它能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为什么要树立“佛教不是宗教,佛教是生命科学”这样一种认知?
如果是生命科学,那就众生平等,每个人都有权利学习;如果是宗教,对不愿有宗教信仰或已有其他宗教信仰的人,就会变成一种藩篱,他会拒绝或回避。
怎么样破除人们对佛教的误解?
怎么样在这个世界树立佛教完整的形象?
这是我们佛弟子需要想方设法去努力的。
往期精选:
送彩蛋!「慧」看电影之《地球脉动II》干货笔记:天地间真正的生存之道
【母亲节特辑】四月初八恭逢释迦牟尼佛圣诞,我们一起来念恩发菩提心
恭逢三界导师释迦牟尼佛涅槃日:为何您的告别是在春暖花开之时?
令权威科学家敬仰,更多不可思议往生实例证明佛教修行真实不虚!
回向
○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点赞是随喜,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