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一个道场里,处处都是法,无上大法那么自然地扑面而来。如果你领悟得高,什么不是法呢?所以叫“心外无法,满目青山。”
一个道场哪怕没有法师讲法,也是一种讲法,只不过我们这个道场比较啰嗦一点,讲得好听一点,叫“老婆心切”,就是比较婆婆妈妈一点。
如果社会的整体佛学修养都比较高,是一个佛教昌盛的时代,这种婆婆妈妈就显得太琐碎了,所以僧璨大师说“大道不难,唯嫌拣择”,但那是一千四百多年前的隋朝时代了。现在文化比较衰落,有讲法还听不懂呢!但是至少耳朵听到一个名词了,不讲哪里知道呢?
这种婆婆妈妈是很宝贵的,或许出去参学也听不到这些。同参道友之间要多少年了,才能这样无话不说,大多数时间大家也都是默默的,大家各自打坐用功。
所以,一个出家人能跟着像我们师父这样子的善知识是很难的,不容易的。但是按照规矩来说,也不能赞叹自己的师父,自己师父再伟大,也不能逢人就说自己的师父好。你的师父再殊胜,佛法再殊胜,你也不能满大街喊:“你们都皈依佛。”要有很殊胜的因缘,才能称赞师父的功德。
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的梁漱溟先生到九十多岁了才说自己是佛教徒,之前都不说的。因为儒家里的孝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就是“不辱没宗亲”,在不辱没的底线下,才可以光宗耀祖,可以福利社会、国家。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巨大贡献的人,才能令家族荣耀。我们出家人也是这样的。
由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很短暂,所以修行这条路不能犯错。时间很紧,每一天都是密集型的,别人一天是一天,我们要一日千里,所以这样以佛法为中心的聊天是很重要的。
我师父文革后回到普陀山,早期还能跟一些弟子聊聊天,到后来就很少了,只有晚上没有其他人的时候,我们跟师父私下里才能聊聊天。所以,我们现在聊的这些都是具有戒定慧的,并且是非常实用的,是非常重要的,是跟我们的实际修行生活相联系的。
人间庆祝佳节的时候,是我们佛弟子修行、诵经的时候。世间越有迷乱,我们越是要保持清明;对于世间的苦,皈依三宝是个非常有效的救苦良药。
以前幸福的时候储备的资粮,就是为了这时候能用到,关键的时候可以起作用。所以我们把自己的修行要训练得很娴熟,随时都可以起作用。
学佛这么重要的事情,我们自己不要弄得陌陌生生的,一句佛号居然还念得不入心。天天讲戒定慧三无漏学,却不知道怎样才无漏,也不知道自己天天在漏。
我们要把对修行的热爱超过爱自己的生命,那么多的众生都在暗夜中挣扎,在苦海中沉沦。在这个世间,我们要保持一种清醒,好好修行。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