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安心了,佛菩萨的加持就在头顶之上

2022-11-27 00:00: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图片


菩萨的事业,不是一个人的事业,而是一群人的事业。所以释迦牟尼佛发五百大愿降诞人间的时候,鹿野苑的五百仙人同时升天去接祂,八万金刚藏菩萨同时下降人间来陪伴祂,十方诸佛都现前,所以叫“一佛出世,千佛护持”。


佛教的理论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巨系统,佛教的团队是一个非常庞大精细的团队,所以它的影响力、它的生命力,可以在世间绵延不断。


并且佛陀来我们这个世界,也是有备而来的,祂不是踩西瓜皮来的,不是随着一颗流星就来了。佛陀为了救度我们“久劫勤苦”,准备了久劫,积累了种种福德资粮,这是我们根本没有办法计算的时间。


佛菩萨是很多的,但如果我们信仰的土壤、我们中华文明不能复兴,这些菩萨们怎么来呢?一千五百年前,达摩祖师西来传法,是因为他师父跟他说:“东震旦土有大乘气象。”有了这个基础,达摩祖师才能把如来心印传过来。


不仅仅这些佛菩萨们乘愿再来要有土壤,要有良好的环境,就是每一个善良的人,能在这世间被善待,能活得有尊严,也是需要广大、良善、温良的土壤的。


请问现在这个世界上,有没有菩萨?都有的。但我们众生不认识,有可能就是你妈妈,有可能就是你孩子,你也不知道的。就是我们眼面前看到的那些老和尚,他们的修行境界那么好,这一辈子解脱早已经没问题了,但是我们也看不到他的价值。


我们自己没有智慧的时候,我们也看不到别人身上的佛性光芒。学了佛大家就知道了,能尊重己灵,也尊重对方,那我们身心灵才会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图片
图片






图片



对于我们轮回的众生来说,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业力;但如果懂得佛法了,最不缺的就是加持。哪里没有佛光呢?哪里没有加持呢?只要你自己能安心,加持就在你头顶上。


同时我们也不要以为,修行就“我空”,后面就没了。实际上“我空”才刚刚开始,空了才能心开意解,心一开解,脉就可以解。解开之后,内在生命就跟天地连起来了,天地就可以给你灌顶。但得了灌顶,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没有什么可执着的,人要修到宠辱不惊。


一般的师徒关系,是可以讲理的,甚至很多时候是师父对徒弟修忍辱,不是徒弟对师父修忍辱。但对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师父就敢考验他了,师父说你错,你就错,不错也错。


实际上不仅仅是师徒之间,常住也是这样的,我们要听常住、执事的安排,佛教里也有一句话,“叫你倒穿鞋,你就倒穿鞋”。打破自己的常识,这才是修行的开始。如果这种“人为的关”都过不了,看不见、摸不到的“大道的关”还怎么面对?


说不得、打不得,就很难进步了。因为法本身的灌顶就是很猛利的,就像放一道电一样,如果你吓一下,电就没有了,我执又回来了;如果一万道电还能如如不动的,你的电量才能越来越加大。


所以我们看那些修行人,师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骂他,他还照样笑笑,师父骂的,不要紧,欢迎再骂,他当补药吃的。如果一个当徒弟的,说也不能说,骂也不能骂,错都不能讲,那还怎么办?对于一个好的修行人,就是你好的时候师父都能批评你,这样才行的。


这不是霸权,也不是抖精神欺负人,师父给你建立一条关系,你的业力他就有机会去承担。并且师父他的心、他的思想、他的见识,他知道往什么方向走,这些可以给我们作参考。就像一个老人,老到路都走不动了,但是他的思想、他的人生阅历,还是可以指导你的。修行路上也是这样的,不是说没事找一点事,不是这样的,这是修行的必经之路。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如是安住 即为灵山



图片
图片

古文殊寺简介

真正的“加持”从哪里来?

心安即净土,正觉即莲台

修行,放松一点

想起自己的名字和来时的路

弘一大师:福报怎样才能享不尽?

今天,让自己成为家族真正的香火

为每个有缘人,推开这扇窗

请地藏菩萨改变噩梦

山中修行和山下护法,都是成佛之因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具寂国王布施身体
· 实用手册:如何化解前世怨结?
· 【妙法堂记要】修行,学会把自己放归自性的大海
· 依止善知识,一切功德不求自生
· 听经闻法,要乐此不疲
· 我们的这颗心,是无价之宝
· 小心,别让你的优点变成缺点
· 梵施国王舍弃口粮
· 修行为什么不成功?
· 【妙法堂记要】如何让苦行也变成功德
· 真正发起了菩提心,心就有力量
· 【孝心的力量】报父母恩|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 修行退步了?别担心,这也是一种瑞相
· 这是报答父母深恩的方法
· 要想离苦得乐,这一点很重要
· 大象舍身救人
· 修行要如鱼归海
· 【妙法堂记要】怎么确保修行的路走得安全
· 一旦觉悟,就截断了这个轮回之流
· 【依止善知识】师恩难忘|无论何时何地,都与师父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