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病人时,如何发愿?——日诵净行品85愿

2022-10-10 00:00: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净行品》偈颂第六部分是“乞食道行”,这部分内容讲的是,菩萨在乞食途中是如何发愿的,包含五十五愿,大分三段,即“游涉道路”十二愿、“所睹事境”十九愿、“所遇人物”二十四愿。


我们继续学习“所遇人物”二十四愿:


见严饰人,当愿众生,三十二相,以为严好。

见无严饰,当愿众生,舍诸饰好,具头陀行。

见乐着人,当愿众生,以法自娱,欢爱不舍。

见无乐着,当愿众生,有为事中,心无所乐。

见欢乐人,当愿众生,常得安乐,乐供养佛。

见苦恼人,当愿众生,获根本智,灭除众苦。

见无病人,当愿众生,入真实慧,永无病恼。

见疾病人,当愿众生,知身空寂,离乖诤法。

见端正人,当愿众生,于佛菩萨,常生净信。

见丑陋人,当愿众生,于不善事,不生乐着。

见报恩人,当愿众生,于佛菩萨,能知恩德。

见背恩人,当愿众生,于有恶人,不加其报。

若见沙门,当愿众生,调柔寂静,毕竟第一。

见婆罗门,当愿众生,永持梵行,离一切恶。

见苦行人,当愿众生,依于苦行,至究竟处。

见操行人,当愿众生,坚持梵行,不舍佛道。

见着甲胄,当愿众生,常服善铠,趣无师法。

见无铠仗,当愿众生,永离一切,不善之业。

见论议人,当愿众生,于诸异论,悉能摧伏。

见正命人,当愿众生,得清净命,不矫威仪。

若见于王,当愿众生,得为法王,恒转正法。

若见王子,当愿众生,从法化生,而为佛子。

若见长者,当愿众生,善能明断,不行恶法。

若见大臣,当愿众生,恒守正念,习行众善。







图片


图片




Manjusri Temple

日诵净行品



图片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见疾病人,当愿众生,

知身空寂,离乖诤法。



When I see a sick person,

I vow that sentient beings

Will realize their bodies are empty and still,

And renounce the dharmas of contention.



【广释】看到生病的人的时候,或者我们去看望生病的亲友的时候,就“当愿众生”,知道这个身体是四大假合的,愿一切众生能入空观,知诸法空相,不为病所恼,将病苦转为修道契机,转凡夫之知见,与人无诤,与世也无诤,达到无诤三昧的境界。


图片


图片


无论遇到任何灾难、病苦,应当回护检验自己。佛教导我们:“比丘不求无病,无病则贪欲生。”有些道友没病时懈懈怠怠,赶到病苦来了,他非常用功修行,这一精进不要紧,临命终时他可就生极乐世界了。大家别认为受苦不好,受苦可与道相近。


宿业发现有种种,特别是病,干扰你很痛苦,这个时候还能修行吗?咱们说求加持,如来有善巧方便力量,加持你度过病苦厄难。“忍苦修道”,把病苦克服过去,就前进了一步。


你到医院看各种的癌症,严重的病苦,那叫业报。知道这个了,你就知道佛所说的作恶业人,现生现世现报。你信也好,不信也好,事实就是这样子。没轮到你身上,时候没到。如果你没这恶业,你尽是善业,那你所见到的,所遇到的境界,就有不同。大家可以这样想到,说这医院我没去过,这些个境界我也没看到。那你庆幸,你是好人。




图片


图片

古文殊寺简介

积极面对病苦,还能积累解脱资粮

中医五脏治病音乐,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修行,既如幻如化,又具大刚骨

如何修习正定聚?

师兄弟是我们今后解脱最主要的助缘

当你翻看自己的老照片

这个时候,才是最究竟的修

“无我”的最后一跃

两个知乎上的高赞问答,值得每个人思考

受了菩萨戒之后,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图片



相关文章
· 辐轮王与诸人发愿并得授记(中)
· 小心,别上当
· 好好说话
· 修习禅定的基本要求⑤——行五法
· 受了菩萨戒之后,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 清凉问道|茶道
· 念众生恩 ,发菩提心的第五因缘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圆瑛法师)
· 恭敬僧宝的意义
· 辐轮王与诸人发愿并得授记(上)
· 心灵的进步,是最好的礼物
· 今日寒露 || 层林尽染,风露浸秋色(赠您寒露养生方)
·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 (25-2)
· 一个具有出离智慧的人,世间的事也会做的很好
· 布施 | 竹窗随笔(莲池大师)
· 六尘境的牢狱,如何超越?
· 揭开虚伪,看见真相
· 百年传奇人生谢幕之际,他说:我去去就来 | 虚云长老纪念日
· 微信公众平台
· 诗尘有金身,不染诗偈尘|青山不动水长流,为谁流下潇湘去
· 人生路上,由祂们为你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