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意识停下来了,不代表就得道了

2022-10-06 00:00:00 发布: 人气:7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这个“小我”就像生命的牢狱一样,当我们放下“小我”的时候,佛教用语叫“人无我”。“人无我”本身就是一个概念,就是无贪嗔痴、无我相、无人相,不对轮回抱有什么期望,实际上就是放弃此生那些轮回的事情,只想探明生命的真相,这时候就会生起出离心。





图片


当真正的“无我”现前时,先是从概念上“无我,然后从境界上“无我,继而能启动我们生命更微细的能量场。当生命微细的能量场打开的时候,生命的内在跟外在的这个宇宙能量场就会形成混然一体的模式,相互交融,这时候我们的身体反应就会特别大,“我执”的界限就会粉碎。这在佛教的修行里,有的祖师比喻为“虚空粉碎,大地平沉”。


道教讲“守静”“抱朴守一”“凝虚之境,也是要“无我”才能进入这个境界的。儒家讲“坐忘,也是要无我的。道家评论这个境界跟前世的修行有关系,如果以前已经修了多少世,这一生修行就会很快证得;如果前世没有修过,那可能终其一世也证不了这个境界。


但佛教是有方法的。在佛陀时代,亲近佛陀的弟子都能证得五眼六通、阿罗汉果,这就是佛陀的等持力,量子纠缠的力量。所以,这也是亲近善知识更重要、更秘密的一个原因。我师父也跟我讲过,想学禅宗就要亲近禅宗的祖师;想学净土,就要亲近净土的祖师。就是这样的,只有跟着有成就的师父学习,才有成就的可能。


图片


也有的人过去世因缘深厚,有的人这一世才学佛法,但总的来说,既然听闻到佛法了,过去世也是有善根的。如果过去已经解脱、证过圣果,那这一世又不一样,修法会很快,一闻千悟,不仅是理上的悟,连生命的感受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佛教有理论上的信,有理论上的理解,也有实践上的修持,也有最后生命的印证。


就像我们说思维都是大脑的产物,有时候脑电波也属于一种物理的显示,但是大脑意识不是普通的物理。现在有一种仪器可以检测到人们禅修时的脑意识形态,在仪器屏幕上就能看到散乱和禅定时不同的线条,禅定的时候,显示的就是一条粗线,说明分别意识歇下来了,好像入定了,但是定到什么程度就没有办法再显现了。由此可见,第六意识分别识是可以被现代仪器测到的,但是第七意识末那识就测不到了,第八意识阿赖耶识更是无法检测的。


因为般若体性的空性智慧跟第六意识分别意识完全不是一回事,所以,不是说第六意识停下来了就能体证大道,就可以现前空性的智慧。六祖大师可以一边随着第六意识运作,一边处在很甚深的不生不灭的禅定中,所以他才跟卧轮禅师说,“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六祖大师实际上是跟他在辨析,菩提本身是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第六意识有也好、没有也好,跟大道也没有关系的。如果悟到大道了,一句话也不用说的,因为不好说,懂的不用说,不懂的说不了。


图片





图片


佛教的修行为什么要祖祖相传?为什么要印可?因为祖师是知道的,你的般若空性的心呈现出来的是不一样的。所以,没有祖师的印可,你会自以为悟道了。


六祖大师是为了点化卧轮禅师不要错误地在这里面用心,以为第六意识断了,菩提就能日日长,实际上,要把第六意识停下来也只是修道的一个方便、一个助道。如果有老师教你这么修,你也可以相似地体验一下寂静,因为大脑第六意识停下来之后,能体悟得更甚深、更透彻。


如果没有这种甚深的体悟,也不可能探到那个不生不灭的层面。一个内心贪嗔痴很粗陋、第六意识非常浮躁纷乱的人,是不可能现见般若空性的。所以,断,也是一种方便,并不代表断了,菩提就能日日长了。六祖大师是明了心、见了性的,所以他老人家可以一边做事,一边不离甚深禅定。修行人就不做事了吗?做事只会做得更好。


图片


人类的文明都是修道人创造出来的,我们平常喝的茶都是修行人创造出来的。世间的诗、琴、棋、书、画,如果没有佛法的智慧,就不会有高超的魅力,也不会有穿透时空的感染力。一个烦恼很重的人,写的字都充满了烦恼,更不用说艺术性和感染性了。


所以,人类的文明没有离开过大道,没有大道就没有人类的文明。这么宝贵的地球,对会修行的人来说,如同十方佛国一样;不会修行的人,贪嗔痴,不仅自己堕落,还带别人一起堕落。所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要复兴,首先我们要意识到它的价值,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圣贤文化,儒释道都是有圣人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造了业,忏悔真的有用吗?

图片

你的信心需要瑞相支撑吗?

图片

别让信仰有限制

图片

记住这一分钟的开示

图片

天空之镜|在时空中,每一个生命的业都会留下痕迹

图片

清凉日志|五周年庆 昙花献瑞

图片

原来,“我”是业力流扫描出来的结果

图片

你要努力成为茫茫苦海的梯航

图片

当你战胜它的时候,外在是没有敌人的

图片

世间如浪潮,修行人如桥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宝藏如来解析梦境
· 不要忘掉为什么学佛
· 微信公众平台
· 修习禅定的基本要求④——调五法
· 以菩萨精神庄严自己
· 烦恼,真实存在吗?
· 礼忏功德——竹窗随笔(莲池大师)
· 对于菩萨戒,你真的了解吗?
· 辐轮王率众供养如来
· 为什么听经闻法要发广大心?
·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 恭迎摩利支天菩萨圣诞
· 重阳节必读 || 我们应该如何行孝?
· 满行者所求种种善愿〡恭迎摩利支天菩萨圣诞
· 佛陀成道的圣地,为什么不是人间天堂?
· 今天,给祖先最光明的重阳
· 摩利支天菩萨圣诞 | 满一切善性心愿、修行人的护法神,祂的“顺风车”一定要搭上!
· 胜莲如来刹土庄严
· 修行要有一个为法忘躯的过程
· 修习禅定的基本要求③——弃五盖
· 厚德载物,法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