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
纽约新世贸中心
郭雅志&亚文交响乐团演奏《百鸟朝凤》
在《百鸟朝凤》这部片子里,
焦三爷在找他的传承人时讲到:
什么样的人能够学
这首《百鸟朝凤》呢?
他说,
只有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的人,
才能承担这个事业,
才能继承和弘扬它。
什么样的人才能受用呢?
他讲到,
有德行的人才有资格,
在追悼会上受用这首曲子。
事实上,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也有一些古圣先贤的生命中跟鸟雀相应的地方。比如弘一法师,他出生的时候就有一只喜鹊衔了一根树枝到他家里,家里人就把这根树枝当作孩子的一个特殊印记,弘一法师一辈子都珍藏着这根树枝。
一个人有一点点“自命不凡”,有时候也是值得鼓励的,如果一个人临命终时能有“百鸟朝凤”之瑞,那就是真的不平凡了。
《六祖坛经》里就有记载,六祖大师为弟子们作了最后的开示之后,坐在禅凳上宴然而化,从头顶出一道白光,贯穿天际,数百里内的鸟雀都围绕着这道白光右旋而转。
殊胜的《坛经》
为什么一千三百多年过去了,《六祖坛经》还这么重要地传承着?而且无论谁读到这本经,都会肃然起敬。
在中国佛教历史上,恰恰在大唐文化鼎盛之时,显现出这样一位不识字的人来表述真理。
哪个是你的本来面目
「
不思
善
不思恶
「
没有华美的辞章,却句句真实,直指人心,用佛陀的真实语点拨众生,令众生心开意解。
这些教言被后人编成《坛经》,弘传于世,至今还在造福着与之相应的有缘人。
深入浅出的教言
随着佛法的理论越来越庞大,甚至慢慢地也开始系统化,佛法好像越来越是一种学问了。
虽然佛法在对治我们的烦恼上,效用是非常直接的,如禅宗讲的“拔钉抽卯”,但是随着众生的根器越来越钝,纵使遇到这种祖师级的高手,也因为顽钝的缘故而没有办法领悟,这就形成了众生业力的一种循环。
所以,佛法就变得要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去感受,要循序渐进地去领会,佛法传承的担子也越来越重。
祖师要陪着众生,广行六度四摄,但是成就的弟子越来越少,结缘的弟子越来越多,在佛法修证上也就越来越落后了。
六祖大师他老人家就像唐朝这个时代的佛一样,用简洁的语言,众生马上就听得懂,马上就能受用。
ON THE ROAD.
【慧日国际佛学微信平台】
Find Me | 扫码就能找到我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