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传 | 你的懊恼依何而住呢?

2022-10-03 00:00:00 发布: 人气:6


图片


点击上图观看视频

文殊菩萨传三

你的懊恼依何而住呢?

图片
图片
图片


经典描述这些钵盂从他方世界飞来的时候,八功德水净化之后,龙女把钵取来供养安放在每个菩萨面前,这一切阿阇世王是不一定能看到的。但是吃好了之后,这些钵又飞起来住在虚空中,阿阇世王就看到了,所以他觉得很奇怪。他就问文殊菩萨:“这些钵依何而住?”文殊菩萨说:“你的懊恼依何而住?”这个很重要,文殊菩萨从这里开始说法了。

所以,佛法不一定要用语言来讲,情非情境都是佛法。用语言来讲说,只是佛法的一部分,会让他当下的心得到一种现前的解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阿阇世王得到了智慧的加持,非常感动,为了感恩文殊菩萨,要把皇宫里最名贵的布料供养给文殊菩萨,当他生起了这个供养之心的时候,忽然之间文殊菩萨不见了,消失了。只听到有声音告诉他,供养给你所见到的身体吧。当他要供养谁的时候,谁就不见了,最后只剩下他自己孤零零一个人,只听到“供养给你见到的身体吧”的声音,这块布往自己身上一搭,自己也不见了。


图片


这是非常微妙的,真的是“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他不仅仅“心”灭了,连身体都不在了。本来我们这个身体是业报身,连业报身都不存在了,还有受报者吗?这太奇妙了。不仅仅懊恼的念头没有住处,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就连这个业报身也是相似的存在,刹那刹那迁流的存在,是“扫描”出来的存在,按下任何一个暂停键,“我”就不存在了。

所以,阿罗汉知道了分段生死灭之后,可以感受到每一刹那多少变异生死的这种痛苦,但我们是感受不到的。我们没有办法感受到灯光频率的闪烁,没有办法感受到我们的色受想行识都是“扫描”出来的,都是刹那刹那生灭的。

我们凡夫是没办法去体验这些的,我们的线条很粗的,这个业报身完全是假的,但是我们却哭也哭得真实,碰壁也碰得真实,没有弹性,没有般若的空性。


图片

一切诸法本  因缘生无主

若能解此者  则得真实道


图片




图片

经典里所描述的这些都是真实的,佛陀的经典不是文学创作,诸佛菩萨的智慧、威德、事业都是真实不虚的,三宝是真实不虚的,所以可以成为我们生命的依怙。

我们凡夫的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乃至当中的分别识,都不是真实的,都是脆弱的、变灭的、有漏的,甚至是染污的,因为它的无常性,所以也充满了苦性,都不可做依靠。我们的正报依报,就是依靠这个苦空无常的业报体,自以为是“我”。

在“一切诸受是苦”的当中,此身是无论如何也清净不了的,还觉得“我”挺好看、挺干净,这就是众生的颠倒;在一切诸法当中是“无我”的,但是好像“我”什么都能计划,“我”什么都能控制一样,忘掉了连“我”都属于有漏诸法当中的一个最大的漏。


图片


众生就这样颠倒,而且这种颠倒见非常坚固。所以文殊菩萨所开显的这种忏悔法,就是让你发生频道的穿越,让你去体悟了不可得的,让你的觉性智慧和自己的业力不要绑架在一起,让它们分道扬镳。

你有一个不染污、无所住的体性,就是让你生起懊恼的那个本性,它本来就是不染污的,是无所来、无所去、无所住的特质。包括懊恼的这个业报,跟自己的智慧的体性也不是一体的,所以不要把它们纠缠在一起,如果认为它就是“我”,“我”就是它,那就埋没了自己光明的佛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古文殊寺简介

文殊菩萨传 | 为什么文殊菩萨说,“我是贪欲的殊妙”?

文殊菩萨传 | 我为法来,不为食来

文殊菩萨的修行窍诀

高僧故事〡五台山邓隐峰禅师飞空息乱,倒立而化

喜迎国庆|爱国,佛教从来都是认真的

甘露醍醐 | 爱国爱教,是在佛教氛围中自然而然实现的

只要你有信心,佛就有能力

【清凉福城】人生常如此,就是最吉祥的

心一境性好自在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念佛、念法、念僧,每天都不要忘记
· 修习禅定的基本要求②——诃五欲
· 不变的变,如何转为道用?
· 喜迎华诞,祝福祖国
· 纪录片《觉岸》创作手记 | 照进生命里的光
· 《释迦牟尼佛广传 · 白莲花论》 | 序言
· 有了智慧,信心才会深广
· 【喜迎国庆】盛世华诞 报国恩 祈民安
· 国庆节特辑〡喜迎佳节,佛佑吉祥
· 佛陀成道的圣地,为什么不是人间天堂?
· 庆祝华诞 | 佛弟子不忘国土恩
· 修习禅定的基本要求①——具五缘
· 成长解脱 信仰为舟航
· 圆瑛法师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发菩提心的第二因缘
· 我们一丝一毫的进步,都是佛陀的愿力加被
· 世出世间的表率
· 佛源长老 | 若在笔杆子上寻到佛法来,那是笑话!
· 朝圣的见地很重要
· 蕅益大师:真念佛
· 一位吃素81年的老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