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出世间的表率

2022-09-30 00:00: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普贤菩萨说我们众生的业障“若有形象,尽虚空亦不能纳受”,这句话我们也很难直接感受到。实际上如果具象的话,某个好事被我们听到都会被染污,因为我们的内心是有业障的。


高僧大德可以知道哪些是再来者,哪些是菩萨转世,会默默地着重培养他。但是不能告诉普通人,否则,对那个再来者是有损的。所以《楞严经》里说“菩萨密因”,他来到这个世界是要保密的,这就代表众生没有福报。


我们的耳朵、眼睛、心意识,都是有染污的,经典里说我们众生的口气都是有毒的,所以点香、点灯,不能用嘴去吹。桂仑老和尚在很久之前就告诉我们:“人和人之间不要靠太近,彼此吐出来的气是有毒的。”佛教里还专门讲到这个,就连徒弟跟师父之间都要保持着一米到两米的距离,因为弟子身口意的业力还不清净。所以,修行的人也是要自我保护的,彼此之间最好要有一定的距离。


佛教的建筑也有这方面的讲究,三千年前的印度那烂陀大学,那个时候全部都是砖结构的楼房,墙都是一米多厚,每一个房间里面都有通风系统,保持着空气的流动,房间的舒适度就会很高。


现在因为新冠病毒大家都知道了,人与人之间保持一米以内距离,危险性都是很大的,实际上佛教对这方面早就认知得更透彻、更清楚。因为佛教本身就讲人体是个大虫聚,就是由各种微生物、各种细菌组成的,一个正常人的生命就是体内各种系统平衡的过程,血液系统、淋巴系统,甚至呼吸、消化、泌尿系统都是为保持着身体的平衡。所以佛教能够认知这个身体的真相,告诉我们对这样的一个臭皮囊要生厌离心;另一方面,佛陀也制定很多维持身体健康的规则。


对于漱口、清洁牙齿,佛经里也用了大量的篇幅非常细致地规定,对出家人来说就是上升到教育的层面了。比如,饭后马上要漱口;受持八关斋戒的人,口腔里、牙缝里都不能有残留食物。而且很奇怪,吃的时候是香喷喷的饭菜,与口腔、牙齿的微生物细菌混合了之后,就是不净物了,所以饭后要尽快清理口腔。


另外,佛教对用水也有非常严格地规定。一个出家人要备有两种水,一个是饮用水,一个是沐浴水。饮用水的话,佛陀规定以肉眼看没有虫,然后要过滤之后才可以喝。如果肉眼看到有虫,这个水是不能喝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什么是戒律?讲到底就是一种契约;不仅仅是契约,也是一种安全保护。是佛陀的智慧给我们的安全保护,也是我们人类文明行为的一种高标准。佛陀出家前本来就是当时印度最富有的国家——迦毗罗卫国的太子,所以佛教的教育在人类文明里面都是贵族式教育。


既然我们是佛的弟子,也受持佛制的戒定慧,我们就要成为佛陀在人间道德模范的践行者,世出世间都能够做好表率、表法。虽然每一个修行的人,未必马上就会像那些成就者一样有显赫的荣耀,但是因果必然是不虚的。恶业一定成熟于恶道,受到的是苦报;善业一定成熟于善处,受到的是乐报。



图片

佛言,若佛子欲受国王位时,受转轮王位时,

百官受位时,应先受菩萨戒——《梵网经》



图片



图片

古文殊寺简介

信佛是理性的选择

当你改变,世界也会因此而改变

想快乐就快乐的秘密

因为佛,我来这里了,你也来这里了

勿忘轮回苦海中的所有母亲

浸润其中,你收获的远远不只是知识

甘露醍醐 | 菩萨的大悲心

体天地好生之德

植物,也有如菩萨一般的品格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佛源长老 | 若在笔杆子上寻到佛法来,那是笑话!
· 朝圣的见地很重要
· 蕅益大师:真念佛
· 一位吃素81年的老人的故事……
· “地藏”的特殊含义||《地藏菩萨传》(第38回)
· 让每一天都掷地有声,留下功德的足迹
· 两代祖师的“解与缚”〡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圆寂纪念日
· 文殊菩萨传 | 我为法来,不为食来
· 这样,就能了欲!——竹窗随笔(莲池大师)
· 秋收季,你的生命之果成熟了吗?
· 金声玉振
· “只问见地,不问行履”是什么意思?
· 【茶香慧日寺】这样态度学功德就会增上
· 圆瑛大师《佛说阿弥陀经讲义》连载(十)|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的苦乐比较
·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 (25-1)
· 现在是离解脱最近的时候,出离心生起了吗?
· 圆瑛法师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为何要发菩提心
· 念佛、念法、念僧,佛弟子每天都不要忘记
· 禅在哪里?
· 把外在的美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