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佛功德殊胜行
佛陀一生所经历的这些圣迹,
我们弟子们去忆念、去重走、
去睹物思人的时候,
再读佛陀的经典都如身临其境一般,
“如是我闻”,
一下子就超越时空,与佛同在。
菩提迦耶被称为“金刚座”,贤劫千佛在那里成佛。金刚座更深意义的,我理解了好多年。为什么说地球都毁灭了金刚座不灭?中阴身能穿过各种地水火风,为什么穿不过母胎和金刚座?
在佛教里,五台山又称为第二金刚座。金刚座是一个地点吗?《法华经》说“诸法空为座”,照见诸法空相的般若智慧,才是如来的坐处。悟了处处金刚座,不悟,处处都会堕落。
所以,佛陀一生重点解释“般若波罗蜜多”,这般若空性的智慧才是佛陀的金刚座。但是又很奇特,哪怕你没有理解到这个甚深的含义,只要内心对金刚座有一份虔诚的信仰、清净的信心,这个威德也是不可思议的。
大菩提寺正觉塔也叫“见解脱”,我们忆念也是可以得解脱的。如果又能够带着“诸法空为座”的智慧去忆念,以般若空性去忆念,那就超越了外相,更深入如来之体,就能与如来之见相应。如来化现人间,坐菩提道场,再加上我们的信心、我们的见地,这是不可思议的加持。
当然,并不能认为菩提迦耶是凡俗之处,它是佛陀成道的缘起之地,而且在八大圣地里,唯一贤劫千佛不变的就是菩提迦耶。其它地方都会变,下一尊弥勒佛来人间的时候,不是在蓝毗尼园出生的,但成道还是在菩提迦耶,只不过现在是菩提树,以后是龙华树。
世俗显现上菩提迦耶这个地方,如果我们带着佛弟子的特质、带着佛法的智慧再去忆念的时候,那每一种忆念就是不同的境界、不同的威德力了。所以见地很重要,你是去朝圣的,你就看到殊胜的;是旅游的,可能看到的就是烦恼。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