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1 |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1 Oct 2022
•
家是千家万户的家,国是千家万户的国;一座千年古刹的中兴,一种民族文化的振兴,一次虔诚的心灵朝圣,佛弟子的虔诚祝愿回向,就是给举国欢庆的华诞最好的祝福。
佛教的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已经超过两千年的历史了,所以通过佛教文化,会迅速地培养、恢复我们作为中国人的一种自豪感,一种情怀,否则你都不知道中国人有什么好。我们中国人有博大的佛教文化,一代一代的祖先都被这个文化滋养,我们的祖先也负责任地把这个文化传承到我们面前。
始终传承着
爱惜物命的优良家风
经过这几年的疫情,节约勤俭、保护地球,又被提上了很重要的位置。宗教界自身爱惜物命的家风,从过去私下里、师徒之间的一种传承,发扬光大到全社会,原来在我们中国文化里,还保持着节约、简朴、爱惜物命的这么一个优良传统。
而且佛教把它上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对于修行人来说,是必须遵守的、也是自觉的行为。因为佛陀就是福慧两足成就佛果的,所以我们佛弟子的修行就是表现在修福修慧上。尤其重视惜福,佛教说“修福不如惜福”,修福了,能不能得到这个福还是未知数,惜福就是珍惜已有的福报,不要浪费。所以除了积极地修福,我们还要谨慎地惜福,把惜福同自己的修行、同度化众生的资粮联系在一起,能否度化众生,就是看你有没有福德。
National Day
寺院作为文化载体
是中华文明的展示窗口
寺院作为一个文化载体,传承着佛教文化,也有着中华文化上千年的深厚积淀。当我们走进寺院,身心体会到这种传统文化的力量时,就会找到一种精神归属感,甚至还有一种家乡的归属感和国家的归属感,会立刻意识到:我是一名中国人,我沐浴在中华文化之中,我们的国家拥有数千年的文明,这个文明就是由我们的祖先一代一代传承到现在的。
看似这么一座寺院,实际上它凝聚着太多的文化,浓缩了太多的历史。它让我们站在这一方土地上就能超越时空看到我们的祖先,看到这个国家漫漫的历史长河。当我们进入这个场景,自然地就会生起“天地悠悠”的情怀,就会拥有历史高度、社会高度乃至生命的高度。
我们会发现,一个人一旦信佛,就开始有一点情怀。佛教常说“爱国爱教”,这是在佛教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实现的,这是一种场景教育。寺院,是中华文明的展示窗口。出家人作为文化人守护着这个平台,也为社会提供颐养性情之所在,让人们的心灵得以舒缓,精神得以觉醒。所以,我们学佛的人既平凡,又能延续国家和民族的文脉和国运。
National Day
牢记国家的恩德
发菩提心利益国家、利益众生
我们佛弟子作为合法公民,享受着信仰自由的权利,也期望着自己能成为中华文明复兴、中国佛教复兴的很重要的一股正能量,能做这样的思考者、修行者、见证者、推动者。
佛陀教导我们要报四重恩:一是报国土恩,二是报众生恩,三是报父母恩,四是报三宝恩。报国土恩是要报国家恩,报答生养我们的国家。国家是我们的生存所依,是我们修道的场所,因为只有国家安定团结,我们才能安心修行,所以国家是我们生存修行的基础。
我们享受着和平安定的生活,就要让生命变得有意义,除了能自食其力,能修身、齐家之外,也要能承担起社会责任,也是感恩和珍惜当下和谐社会的一个良机。佛陀告诉我们应该懂得感恩,感恩就是一个修行者的根本,应该时刻牢记国家的恩德,发菩提心利益国家、利益众生。
National Day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