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成道的圣地,为什么不是人间天堂?

2022-09-30 21:30:00 发布: 人气:2
图片



我们祈祷圣地、

忆念圣地

都是不可思议的加持,

但是也要有一种传承。

你有佛法传承的人,

这个圣地对你来说才是圣地



1

图片

学佛是帮我们从根本上解决苦难,并不代表没有苦难。


佛陀成道的菩提迦耶附近的那些村庄,家家户户真的是家徒四壁,很多人不能理解,在佛陀成道的地方,怎么看到的是那么多贫穷、疾病和苦难呢?怎么没有看到天堂呢?请问,佛陀来人间成佛的地方就一定富裕吗?学佛就一定发财吗?学佛就一定不病、不老、不死吗?或许,你认为学佛不就是为了求这个吗?


所以我们才是凡夫,因为我们学佛就像找“保险公司”一样。实际上学佛是启迪我们觉悟的,不是让我们摆脱苦难的。觉悟了,我们就可以超越苦难。好比现在说的维度——维度提升了,低维度所有发生的事只会鞭策我们,成为我们学佛路上受用的法。


图片


学佛的人也会生病,生病的时候会去理解生病,在禅定里去享受这个病苦,会去分析苦的正觉是什么?同时把这种痛的苦,变成法喜、变成禅悦、变成忏悔,也发起了菩提心愿——往昔我的不善业令众生受苦,我现在学了佛,愿天下所有众生的苦成熟到我的身上,我用空性来享受这份法喜。


对于众生来说,苦就是苦,生病就是苦,修行人不认为那是苦,生、老、病、死都是正觉,都是修行。痛的时候,痛就是我的禅堂,虽然痛着,却了不可得。


图片


就像我们此刻坐在法堂里,这个法堂本来没有的,以后也没有,当下也是我们的幻觉。你的智慧提升了,法堂能覆盖住你吗?地震发生了,它能把你永远覆在废墟之下吗?解脱不是靠色身的,去极乐世界也不是靠这个色身的。


所以学佛是帮我们从根本上解决苦难,并不代表没有苦难。对于我们来说,在菩提迦耶看到的这些现象,这就是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见证轮回的恐怖。



2

图片

我们除了拥有佛弟子的身份,每天还要去深刻地闻思修行,巩固我们的信念,打破自己虚妄、错误的概念。


很多香客认为学佛就是保佑平安,实际上,如果你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难道你对三宝的信心就崩塌了吗?佛法是以信心得度的,没有信心的话,中阴身的时候,业力现前时就跟着业力走了;有信心就能跟着佛光走,跟着佛的功德走。


我们除了拥有佛弟子的身份,每天还要去深刻地闻思修行,巩固我们的信念,打破自己虚妄、错误的概念。我们有很多错误的概念的,读到了佛的真理,也不是一下就能理解的。就像你到了圣地,对你的信仰有什么意义?对你的修行有什么意义?对你以后会产生什么功德?并不是看到了,就能明白的,不是那么简单的。



3

图片

让佛法在我们的生命中活出光和热来,用我们的生命去承载、去顶礼膜拜佛陀,去光大佛陀的智慧和慈悲。


我们第二次去印度的时候,有很长的时间在拘尸那罗。天蒙蒙亮,我们就坐在佛陀涅槃堂的角落里,从早上一直坐到中午,看着阳光慢慢地升起、偏移,看着一批又一批地朝圣者进来,打坐、念经、环绕……慢慢地有一种觉悟就生起来了:佛陀救度众生的大悲生命没有终止过。佛陀涅槃只是一种表法,涅槃不代表佛陀的生命结束了。世界各地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肤色的人,都信仰着佛陀、追寻着佛陀的足迹又来到了这里,他们都是佛陀的生命。


图片


当你达到这种觉醒的时候,不单单不会忧伤、不会流泪,反而充满了一种的神圣力量。我们是佛子,出家身披法服,就不要辜负佛陀的拯救,要担起把佛陀的教法在世间弘扬的重任,让佛法在我们的生命中活出光和热来,用我们的生命去承载、去顶礼膜拜佛陀,去光大佛陀的智慧和慈悲。此时,你去的不仅仅是涅槃堂,你纪念的也不再是佛陀的涅槃、火化、分舍利。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修习禅定的基本要求①——具五缘
· 成长解脱 信仰为舟航
· 圆瑛法师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发菩提心的第二因缘
· 我们一丝一毫的进步,都是佛陀的愿力加被
· 世出世间的表率
· 佛源长老 | 若在笔杆子上寻到佛法来,那是笑话!
· 朝圣的见地很重要
· 蕅益大师:真念佛
· 一位吃素81年的老人的故事……
· “地藏”的特殊含义||《地藏菩萨传》(第38回)
· 让每一天都掷地有声,留下功德的足迹
· 两代祖师的“解与缚”〡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圆寂纪念日
· 文殊菩萨传 | 我为法来,不为食来
· 这样,就能了欲!——竹窗随笔(莲池大师)
· 秋收季,你的生命之果成熟了吗?
· 金声玉振
· “只问见地,不问行履”是什么意思?
· 【茶香慧日寺】这样态度学功德就会增上
· 圆瑛大师《佛说阿弥陀经讲义》连载(十)|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的苦乐比较
·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