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要有一个为法忘躯的过程

2022-10-03 21:30: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如果,

我们不能超越狭劣的生命,

不能超越业报,

还自我感觉良好,

怎么能领悟诸佛菩萨甚深的智慧呢?


图片


图片


我们不仅超越不了自己的业障,还把业障的堡垒建设得那么坚固,天天就“我、我执、我见”。


我们现在来建寺院,确确实实很辛苦。虽然我们都不是专业的,但是有什么是天生就会的呢?只要我们愿意干,愿意学,干什么就像什么。做义工做得腰酸背痛时,想到“将此深心奉尘刹”,感动了自己,泪水默默地就流了下来。


我们都是这么走过来的,为了求佛法,为了寻找善知识、追随善知识,跋山涉水。佛法不离自心、诸佛不离自心,心安了,福德、因缘到了,法柄要交在你手里的时候,你在哪儿,法都会现前的,但是之前要有这样一个为法忘躯的过程。



图片


最主要的还要有一个很惭愧的心


得到了佛法,怎么思维?怎么修行?


实际上,我们缺佛法吗?

不缺的,经典里的哪一句都够我们消化一辈子的,哪一句得受用了都不得了的,“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一一出生,重重无尽”。


所以我们要好好地把身口意安下来,有业障的消业障,没福报的增福报,智慧慢慢就会开启。


做人,真的需要忏悔业障,需要积功累德,祖宗保佑我们,我们也得积点德,回向给祖宗充充电,而且我们还有冤亲债主,平时要忏悔业障,赚点功德还债,诸佛菩萨的加持才能彰显出来。否则,诸佛菩萨再加持,冤亲债主挡着,你也得不到加持,这不是佛菩萨“偏心”。



不是说学佛了,佛菩萨就不讲因果了。


哪怕是释迦牟尼佛再来人世间一趟,也不可能把我们从轮回里背出去。


图片


也要带领我们好好修行,该忏悔的忏悔,该偿还的偿还,积累福报、开发智慧。


所以,一切诸佛菩萨来到人间,一定是通过讲经说法开导人心,让我们好好地清净身口意,忏悔业障、积累福报、增长智慧。一切诸佛都是以讲经说法为利益众生的事业,有僧说法龙天喜,无僧说法鬼神愁”。我们此时此刻在这里听经闻法,就是佛法现前了,我们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佛弟子。



如果皈依三宝只是拿了一本皈依证,却不听法,哪怕天天烧香,严格来说也只能算是香客。对于佛法,你今天听过了、入心了,生命就不一样了,就又提高了一步。


我们的心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开的,要开心窍是不容易的,即便是亲生父母、亲生孩子,你想看他开心窍也不容易的。师徒之间也一样,但你只要去做,总有希望;不做,连希望都没有。


佛教的修行就是这样,弟子不嫌烦,师父也不怕累,一天有一天的进步,一年有一年的进步,三年有三年的进步。在家居士学佛多少年之后就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为了做一件好事,难行能行,但是你突破了自我的狭隘、自私,成就了自己生命的成长,这本身就远远超越了事情表面的价值。


图片


图片


佛教专门有这四个字,“大德忍听”。佛陀在大乘经典里说,“若有人说法,没有人来听,我遣化人前去听法。”我们能坐在这里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大悲愿力,是佛菩萨不可思议的慈悲呀!


大家一起修行,就有一个共善业力的加持。做坏事也是的,本来一个人没胆子做坏事,几个不好的人合在一起,就什么坏事都敢做。做好事也一样,即使你一个人很勇猛精进,也难有多大动力去做好事的。我们在一起修善业,就会有大众的加持,就能成就共善业力的功德。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修习禅定的基本要求③——弃五盖
· 厚德载物,法水长流
· 菩萨的胸怀
· 文殊菩萨传 | 你的懊恼依何而住呢?
· 圆瑛法师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发菩提心的第三因缘
· 圆瑛法师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发菩提心的第三因缘
· 三皈依,没有想象那么简单
· 念佛、念法、念僧,每天都不要忘记
· 修习禅定的基本要求②——诃五欲
· 不变的变,如何转为道用?
· 喜迎华诞,祝福祖国
· 纪录片《觉岸》创作手记 | 照进生命里的光
· 《释迦牟尼佛广传 · 白莲花论》 | 序言
· 有了智慧,信心才会深广
· 【喜迎国庆】盛世华诞 报国恩 祈民安
· 国庆节特辑〡喜迎佳节,佛佑吉祥
· 佛陀成道的圣地,为什么不是人间天堂?
· 庆祝华诞 | 佛弟子不忘国土恩
· 修习禅定的基本要求①——具五缘
· 成长解脱 信仰为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