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习禅定的基本要求③——弃五盖

2022-10-03 07:02: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1.贪欲盖,2. 嗔恚盖,

3. 睡眠盖,4. 掉悔盖,5. 怀疑盖。




图片



净慧法师生平简介



向上滑动阅览


净慧长老,俗姓黄,1933年古历8月27日出生于湖北新洲,圆寂于2013年4月20日6点26分。享年81岁,僧腊67载,戒腊63年。


净慧长老接法于近代大德虚云长老,以中兴佛教为己任,实践人生佛教思想,为后世留下珍贵的禅法智慧。


长老一岁半即由父母送入尼庵抚养。1951年,赴广东乳源云门山大觉禅寺,于虚云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


1953年,虚老迁江西云居,修复真如禅寺,长老奉虚老之命,留任云门寺监院,时年20岁。


1955年,长老因病前往云居,仍任虚老侍者,并协助当年冬天的云居传戒法会。长老朝夕亲承虚老之耳提面命,获益良多,深得虚老器重。长老承虚老之殷勤付嘱,亦以一身兼承禅宗法脉,为禅宗五家七宗之嗣法传人。


1956年,中国佛学院成立,长老即被虚老送去深造,从本科一直读到研究生,成为中国佛学院首批研究生。


1979年初,长老重返北京,参与中国佛教协会相关政策落实、教制建设、寺院恢复等工作。


1981年《法音》杂志创刊,长老担任主编,直到2002年,他先后当选佛协理事、中佛协常务理事、中佛协副会长。


1988年,长老应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局之邀请,负责筹备组建河北省佛教协会,并当选为会长,同时主持柏林禅寺的重建工作。


1989年,创办国内首家以弘扬禅宗文化为主旨的刊物——《禅》。


1993年,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净慧法师开示



第三,弃五盖


就是要放弃、舍弃五种盖蔽我们智慧的烦恼和障碍。这五盖就是:1. 贪欲盖,2. 嗔恚盖,3. 睡眠盖,4. 掉悔盖,5. 怀疑盖。所谓盖者,就是盖蔽我们身心的烦恼,这五件事在我们内心,就好像一片乌云遮覆了我们智慧的太阳,就像一块厚厚的黑布把我们的慧眼蒙蔽住了,使我们不能进入修道的状态,不能认识自己内在的智慧。


五盖当中,最后的一盖是怀疑,怀疑我们的道心难以成就,修行难以上进。这种犹豫不决的心障碍很大,表现在三个方面。



图片



首先是怀疑自己,比如说要修某一个法门,就怀疑自己有没有这个善根,有没有这个智慧,自己的善根智慧与此法门是否相应等等。


第二是怀疑所修的法门是否究竟,是否当本人之机,法门的难度如何,左思右想,犹豫不决,耽误我们修行的时间和进度。


第三是怀疑老师,怀疑所依止的老师,他的修行怎么样,看他长的这个样子,貌不惊人,是否有资格来指导我,所说的法是否究竟。这三种怀疑使我们在修行的门口徘徊不前,犹豫不决,把大好的光阴白白地浪费掉。





怎么解决这些怀疑呢?


首先要相信自己。佛告诉我们大地众生皆有佛性,只要能够按照佛所说的法门去修,都可以开悟,都可以成佛,都可以得解脱。要相信自己从无始以来有无量的善因善缘,只要现在断恶修善,就会与本有的善根因缘相应,就会把过去的善根因缘激发起来,这是我们当生修行的内在的依托,应具足信心,排除内心的怀疑。



图片



然后,要相信佛所说的法。只要是佛所说的正法,法法都是解脱的法门,根据自己的习性、善根因缘,选择了一个法门,就要一心一意、一往直前地修下去,不要经常改换法门,更不要怀疑所修的法门是否正确。这样,就可以逐步地排除对于法的怀疑。


第三,师父领进门,修行在各人。作为老师,他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怎么样选择老师呢?第一我们要慎重对待选择老师这件事。既然选择了一个师父,我们就要恭恭敬敬地、诚心诚意地跟着这位师父学习,取其长而去其短,观其所长,不观其短。


对于师父,严格地来讲, 都要作佛想。老师在传递佛陀的正法,传递佛陀的法音, 我们就要恭恭敬敬地随师住、随师学、随师修。在老师的指导下修行会少走弯路,一超直入。去掉怀疑,排除障碍,放下包袱,轻装上阵,道业易成。


图片




月明天心

图片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图片

关注美味分享




什么是生活禅?为什么要提倡生活禅?


年轻人学佛千万千万不能钻牛角尖


《善生经》中的夫妇之道 || 为妻之道有多重要?





相关文章
· 厚德载物,法水长流
· 菩萨的胸怀
· 文殊菩萨传 | 你的懊恼依何而住呢?
· 圆瑛法师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发菩提心的第三因缘
· 圆瑛法师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发菩提心的第三因缘
· 三皈依,没有想象那么简单
· 念佛、念法、念僧,每天都不要忘记
· 修习禅定的基本要求②——诃五欲
· 不变的变,如何转为道用?
· 喜迎华诞,祝福祖国
· 纪录片《觉岸》创作手记 | 照进生命里的光
· 《释迦牟尼佛广传 · 白莲花论》 | 序言
· 有了智慧,信心才会深广
· 【喜迎国庆】盛世华诞 报国恩 祈民安
· 国庆节特辑〡喜迎佳节,佛佑吉祥
· 佛陀成道的圣地,为什么不是人间天堂?
· 庆祝华诞 | 佛弟子不忘国土恩
· 修习禅定的基本要求①——具五缘
· 成长解脱 信仰为舟航
· 圆瑛法师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发菩提心的第二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