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必读 || 我们应该如何行孝?

2022-10-04 07:03: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信仰佛法,修学佛法

脱离轮回,获得解脱

两全其美,孝之至矣



图片



净慧法师生平简介



向上滑动阅览


净慧长老,俗姓黄,1933年古历8月27日出生于湖北新洲,圆寂于2013年4月20日6点26分。享年81岁,僧腊67载,戒腊63年。


净慧长老接法于近代大德虚云长老,以中兴佛教为己任,实践人生佛教思想,为后世留下珍贵的禅法智慧。


长老一岁半即由父母送入尼庵抚养。1951年,赴广东乳源云门山大觉禅寺,于虚云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


1953年,虚老迁江西云居,修复真如禅寺,长老奉虚老之命,留任云门寺监院,时年20岁。


1955年,长老因病前往云居,仍任虚老侍者,并协助当年冬天的云居传戒法会。长老朝夕亲承虚老之耳提面命,获益良多,深得虚老器重。长老承虚老之殷勤付嘱,亦以一身兼承禅宗法脉,为禅宗五家七宗之嗣法传人。


1956年,中国佛学院成立,长老即被虚老送去深造,从本科一直读到研究生,成为中国佛学院首批研究生。


1979年初,长老重返北京,参与中国佛教协会相关政策落实、教制建设、寺院恢复等工作。


1981年《法音》杂志创刊,长老担任主编,直到2002年,他先后当选佛协理事、中佛协常务理事、中佛协副会长。


1988年,长老应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局之邀请,负责筹备组建河北省佛教协会,并当选为会长,同时主持柏林禅寺的重建工作。


1989年,创办国内首家以弘扬禅宗文化为主旨的刊物——《禅》。


1993年,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净慧法师开示



问 :我们应该如何行孝?



答 :中国儒家讲到如何行孝时,孔子说了两个字:色难。色就是我们的面容和态度,能赡养父母很简单,但能做到经常有个好态度就很困难了。对待父母天天要有微笑,天天有发自内心的微笑,天天有非常真诚的微笑,那就是孝心的体现。但要做到微笑,做到有诚意,很困难。


父母讲一句话,子女不是鼓着眼睛,就是瘪起嘴巴,面色很难看,那就没有微笑了。父母老了失去劳动能力了,失去了生活保障,子女送点钱给父母过日子,给钱的时候没好脸色,用力往桌子上一放,这在现在来讲已经是不错了,但这就是“色难”。给钱容易,有一个好的态度却不容易。



图片

图 || 汉文帝亲尝汤药


我们给钱赡养父母就要像供养佛菩萨一样,要双手捧交父母,那才是孝。儿子与父母分家过了,儿子逢年过节有点好吃的,就要送些给父母品尝,如果只是往桌子上一放,那不算是孝,要双手捧过去请父母吃,那才是孝。东西往桌子上一摆,是给谁吃呢?脸上要有笑容太难了。


我们要尽孝道必须从内心开始,要有感恩的心,要有报恩的心。我们之所以有这个身体,有现在的一切,都是母亲十月怀胎,含辛茹苦,一把屎一把尿把我们抚育成人。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只要孩子想要什么,父母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满足。


现在做一个父母太不容易,对孩子的付出太多太多,可是等孩子长大了,回报父母又是怎样的态度呢?有很多孩子会听父母的话,懂得好好学习、工作、生活,不给父母添麻烦。也有很多孩子没有这种反哺之心,只是无限度地向父母索取,等父母没有使用价值的时候,就把父母当作垃圾处理,这样的事也并不少见。


我们要深刻地体会“色难”二字的意义,要从内心培养一种感恩的心、报恩的心,用一种温顺、恭敬、微笑的态度来供养父母。古人讲 :“百孝不如一顺。”不管父母讲什么话,都要顺从父母的意愿,万一有不合自己心意的言语,也要耐心地听取,然后耐心地做解释。切不可对父母大声说话,不要在父母面前发脾气。




图 || 子路百里负米

图片
图片

图 || 黄庭坚涤亲溺器



大家可以从孝顺、孝敬和孝养这三个方面来理解孝道,能做到这三点,就算是尽孝了。


第一要孝顺,不管父母讲什么都不要争辩,不要顶撞。


第二要孝敬,对父母恭恭敬敬,就像敬一尊菩萨。


第三孝养,每天都诚诚恳恳地孝养父母,这是为人子的天职。


生前我们要做到孝顺、孝敬、孝养,父母归天后,还要诚恳、恭敬地办好后事。从世间的孝道来讲,能做到这几点,也就算是尽善尽美了。


从佛教意义来说,除了要尽到世间孝道之外,还要尽出世间的孝,慢慢引导父母信仰佛法,修学佛法,脱离轮回,获得解脱,那就是两全其美,可谓孝之至矣。





图片



月明天心

图片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图片

关注美味分享




如何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为什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学会这种生活方式,解脱的果就会现前





相关文章
· 满行者所求种种善愿〡恭迎摩利支天菩萨圣诞
· 佛陀成道的圣地,为什么不是人间天堂?
· 今天,给祖先最光明的重阳
· 摩利支天菩萨圣诞 | 满一切善性心愿、修行人的护法神,祂的“顺风车”一定要搭上!
· 胜莲如来刹土庄严
· 修行要有一个为法忘躯的过程
· 修习禅定的基本要求③——弃五盖
· 厚德载物,法水长流
· 菩萨的胸怀
· 文殊菩萨传 | 你的懊恼依何而住呢?
· 圆瑛法师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发菩提心的第三因缘
· 圆瑛法师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发菩提心的第三因缘
· 三皈依,没有想象那么简单
· 念佛、念法、念僧,每天都不要忘记
· 修习禅定的基本要求②——诃五欲
· 不变的变,如何转为道用?
· 喜迎华诞,祝福祖国
· 纪录片《觉岸》创作手记 | 照进生命里的光
· 《释迦牟尼佛广传 · 白莲花论》 | 序言
· 有了智慧,信心才会深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