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藏经》里,祂屡次平凡的化现,是最深情的隐瞒

2022-08-25 00:00:00 发布: 人气:6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图片

在地藏菩萨的故事里,祂总是化现到普通人家做孩子,以自己至诚的孝心,即使不能在父母在世时劝化他们,也会在父母往生之后以三宝为对境,布施家财、设斋供养,救父母脱难。


图片


图片


这时,祂的真实身份是法身大士,而祂的报身状态,是诸佛秘密的境界。


图片


图片


地藏菩萨实际就是出家人的代表,这样的出家人是世间的良福田,不仅自己父母祖先能得超拔,所有供养他的人也能植福免难,救父母于倒悬。


手执锡杖代表执持着佛陀的三藏教法。出家人执锡杖是受了菩萨戒之后的事,沙弥戒、具足戒、最后菩提心戒。受菩提心戒执锡杖时,有一句话叫“执持锡杖,示如实道”。


一个出家人,如果小乘戒律圆满,又能发起大乘菩提心,他的身口意所产生的功德会是无边无际的。假使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都证阿罗汉,也比不上发菩提心的功德大。菩提心是大乘佛教的标志。出家人的四大威仪、八万细行,如果在菩提心摄受下,全部都会变成供养云。


佛菩萨化现人间,终不说自己是佛菩萨。这不是欺瞒众生,是为了自己能在人间住得久一点,多结一点人缘,多进行一些深入的教化。所以归根到底是为了保护众生、利益众生。


这是最深情的隐瞒,以世间人熟悉和易于接受的形象,降尊临卑,和光同尘,寓教化于无形。这其实就是“地藏”——佛地宝藏、法性宝藏、僧众的圣性密藏。只是以三宝的形象,就已经在彰显着这一内在的秘密功德。不来不去,安忍不动,祂的救度是永恒的。


图片


图片


《地藏经》里描述我们南阎浮提众生,说我们“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起心动念都在遮障自己心地,都是分别、有漏、有相的,都是狭隘、自私自利的,那个无漏的心地宝藏我们是没办法触及的。


如果不去这样思考、辨析的话,那我们怎么理解“地藏”?嘴上念着“南无地藏菩萨”,但两眼是空洞的,不是两眼凝视虚空的那种坚定的“地藏”——法身的境界,而是不知所云的那种迷茫状态。


“南无”是“皈依到”,这样念“南无”,“南无”不到呀!你怎么“闻其名、见其形“?闻到名也不是真实的名,更不要说见其形。


佛教的智慧是无形无相、无障碍的,是超越时空的,是要我们用整个生命、甚至几辈子去实践、去感受、去付诸修行的。佛到底在哪里?佛像是佛吗?佛像只是表法,让我们看到之后会忆佛、念佛。


地藏菩萨不在地水火风里,又在地水火风里。也不在一维二维三维里,但又在一维二维三维里,不能说见到地藏菩萨的像,就见到了地藏菩萨,但见到地藏菩萨的像,我们就可以忆念到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的法身尽虚空遍法界。虽然佛的法身遍于色声香味触法,但又不能以色声香味触法、以眼耳鼻舌身意得见如来。要靠光明的、智慧的眼睛才能见如来。


图片


大乘经典是非常甚深的,但大乘法门也讲因果、讲戒律、讲恶业的恶果。诸佛菩萨就是不忍心众生这样迷惑颠倒,造恶因结恶果,所以拼命地去遮止众生的恶业、去度化众生。


佛菩萨度化我们的最根本,还是表现在我们要听闻佛法上。纵使地藏菩萨手拉手把我们从痛苦的恶道里拉出来,还是会通过语言来告诉我们痛苦的真相,告诉我们怎么才能不去那里。但祂的威德力再大,祂能把我们拉出来,要想真正地出离痛苦,也还是要我们心领神会、坚定决心、戒恶修善,学会跟佛菩萨配合。



图片
图片

《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讲记》 全30集

图片

请地藏菩萨改变噩梦

图片

收藏《地藏经》精美壁纸,愿所求遂意、善果日增

图片

佛教为什么不提倡神通?

图片

你多念一句,生命里就多一块“金币”

图片

植物,也有如菩萨一般的品格

图片

原来,“我”是业力流扫描出来的结果

图片

【清凉福城】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图片

这是修地藏法门的入手处——《胜智大悲》第三集

图片

法身长存|这是他留给世界最殊胜的舍利,听到的人都会福德无量

图片

观音菩萨也念观音菩萨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家庭就是道场,我们应该怎样来对待?
· 转凡成圣,这一辈子就可以决定
· (明)宝华山见月律师《一梦漫言》(九)
· 我们的障碍来自哪里?
· 难以测度丨地藏菩萨传(二)
· 咒语,怎么念才灵?
· 过目增福 —— 佛陀的微笑
· 【茶香慧日寺】戒律是一种“契约”
· 今日处暑|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 自力与他力
· 稳解脱的法宝,守住别丢
· 佛门龙象从哪里起步?
· 佛欢喜日午斋开示 | 念念正觉,可以滋养法身
· 佛陀也环保:关爱自然,从心入手
· 功德宝藏丨地藏菩萨传(一)
· 菩萨是怎样炼成的
· 星云大师:能克制自己 过于胜他人
· 戒幢清凉,光明朗耀|福城文殊寺壬寅年首届在家菩萨戒传授圆满
· 告诉你一个人见人爱、开心幸福的口诀
· 受菩萨戒的殊胜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