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我师父每次给佛像开光的时候,都会念这句话,“若不于此起分别,是故此处最吉祥;昼吉祥夜吉祥,昼夜六时恒吉祥。”于这种纯然之美,内外透澈而不分别,不起波纹,这是一种定,这是一种三昧耶。如果这样念佛的话,也叫念佛三昧。
天台宗最高的境界就叫总持,教和观的总持。也可以说有教有观,教就是教理,观是安止。教观也可以理解成定慧,也可以把总持单独地理解成具有总持一切法的功德——法华之最极顶,法华盛开、觉性光明的这样一种总持。
天台宗每天不仅要讲法度人,还要施食,这叫冥阳两利,所以这个教法很有特色。唐朝之后,又有了《楞严经》,乃至后面又有了开元三大士,中国汉传佛教有了密法的部分,使得这个总持的义愈加地深广,就成了一种专门的修法了。
我师父一生就是教在天台,修在天台,行在净土,摄受众生归入净土。
静慧长老
明旸长老
高僧大德的事迹本身就是具有总持义的。无惭愧的人看了,会生起惭愧;没有戒行的人看了,会对戒生起一点意乐;没有禅定的人看了,分别心会越来越少,会有一种定的相应;没有智慧的人看了,就会有一种智慧的方向。
实际上,高僧的身上就可以具足一切佛法,我们在高僧身上都能找到对自己的启迪。所以“佛法之弘扬,必仗大德僧伽之力”,大德僧伽是果实累累的,是圆满的。
我师父最后圆寂的时候,出家都七十一年了。那时候,我们亲近的静慧老法师、上明下旸大和尚,都是童真入道,而且一出家就得逢大善知识摄受锤炼,早早地就发明心地,然后在事中去练,最后内外无分别。不仅能够和光同尘,而且万法一如,他们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
我们还有幸见过这样的老和尚,乍一看非常平凡,平凡得就像自己家的爷爷一样,但是他们的境界又非常渊深,让你没有办法去测度。
我也问过静慧老法师的侍者,也是到现在一直还在理解。他们那个时候刚出家,虽然说初心都很干净,但是对这样一位久久行躬的大长老,还是没有办法测度。静慧老法师瘦瘦小小的,除了皮肤比较白净,头相确实不一样,其它的看不出什么奇特,讲话也很细声,动作很缓慢,俨然就是一个普通老人,每天还有源源不断的人来拜见他。
那个时候去国清寺吃饭还需要饭票,老和尚就攒了一沓饭票、菜票,来人了就把饭票菜票给他们,然后送一串天台菩提,还有一些小册子,比如《了凡四训》、《科学家眼中的佛法》、《觉海慈航》,印光大师的一些书等等。
那个侍者也在想:师父有什么奇特呢?居然有这么多人来拜他。当他生起这样子的念头的时候,晚上师父竟然出现在梦中了,还搭着红祖衣,非常安详地跟他说:“我的修证境界很高的。”还有一次,他自己有一个小佛堂,在里面磕头、念佛,要回向的时候又疑惑了:我就这一点点东西,有没有功德还不知道,还要回向那么多众生,对众生有意义吗?正想着呢,师父敲门了,轻轻地跟他讲:“你可以的,你那样回向众生会有用的。”
静慧老法师是国清寺的首座,也是主讲法师,每天天黑的时候,他要在那个妙法堂里放蒙山,早课有时候还要去领众。我都遇到过好几回,那个时候老法师八十多岁了,我每次看到他老人家在前面领众绕佛,泪水就止不住,很神奇,这就是他老人家的这种功德力的加持。
到后来年纪有点大,腿脚不方便了,他也不去过堂了,侍者就把饭菜打到他的房间。作为大丛林,有什么法事安排都是在五观堂前面会挂牌,大家吃饭的时候都会看看有什么佛事。这位侍者说,师父也不去过堂,但是挂什么牌师父都知道,他也不得其解。
前排左起:悟道法师、明旸长老、静慧长老
在我师父这里,晚上一起纳凉的时候,师父才跟我讲起静慧老法师。他们在同参的时候,静慧老法师三十多岁就已经证得念佛三昧了,生死自如了。所以有一天他跟我师父告假,说要去极乐世界。我师父就请佛住世,“您老人家要给众生多结缘啊,不要马上就走”。我师父的同参虽然有好多,但是他们两位在一起同学了十多年,都相互赞叹。
还有一件令我感动的事情。静慧老法师的卧室外面是一个小佛堂,要走过这个小佛堂才能到洗手间。他老人家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有一次,从洗手间出来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摔倒之后他起不来,就躺在地上。实际上隔壁就是侍者睡的地方,他只要敲敲墙,侍者听到了就会过来的。但是等侍者发现的时候,师父已经在外面躺了很久了,身体都有点凉了。侍者把他慢慢地扶起来,说:“师父呀,你敲敲墙我就听到了。为什么你不敲墙呢?”师父安安静静地跟他说:“你们年轻人喜欢睡觉,让你们睡睡不要紧,我就躺在地上也不要紧。”这位老人家就是这样如如不动。
学佛学到有一点受用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些老和尚什么境界了。人就是这样的,只要你有向道之心,每天用功,就会进步。过去的修行人说,进步快的人是每天有进步,中等的是每月有进步,下等的是每年有进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