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先留下来的窍门

2022-08-06 00:00:00 发布: 人气:4
视频:悟公上人百年诞辰纪念特辑 | 大禹王治水土有功


01

中的善巧方便


看到师父的形象,听到他老人家的音声,我们心里面马上就会热乎乎的。作为一代高僧,他巧把尘劳为佛事,时时处处度众生。


师父的家乡岱山县是一个海岛县,县政府所在地叫岱山岛,岱山岛在东海太平洋里面。太平洋的浪是横浪,船只行驶时顺的浪逆的浪都不怕,最怕的就是横浪。横浪是从船的侧面打过来的,基本上那里坐船的人都要晕船的。众生晕船,师父度众生的机会就来了。师父稳稳地往船上一坐,给他们写“大禹王治水有功”,写好了让他们揣在怀里眼睛闭着就可以了。那时候我也请师父写过,揣在怀里,我就觉得定定的。师父写的这个是很灵的,晕船的小孩一拿到就不哭了,就开始玩了。


图片


有的人不单单晕船,还晕车,师父就动脑筋了,晕船可以写“大禹王治水有功”,晕车怎么办呢?师父有他的善巧方便,他加了一个“土”字——“大禹王治水土有功”。


“大禹王治水有功”,实际上是我们几千年中华传统文明的一个窍门。大禹王曾经治理过水患,他是非常有道德的王,他是有特殊功德的。那我们现在晕车怎么办,师父就加了个“土”字。这是很神奇的,师父用这个度化了很多众生,不论是谁,只要他怀里揣着师父写的这个纸条,对于他来说,他与佛的缘分就结下了。因为这是一位有道德的出家人给他写的。师父为了度众生多么不容易啊。


不要说对众生、对有情用心良苦,就连走路看到的一块破布,师父都舍不得丢掉,他都要弯下腰捡起来。我有时候会忍不住去问:“师父,您要这个干嘛呀?”师父说:“回去洗一洗,做拖把也好的呀。”


图片

上图:悟公上人法相


实际上很多时候,师父并不是靠讲经说法度众生。师父讲的是舟山话,能听得懂的人不多。但是,师父老人家的慈悲超越了语言,人与非人,有情无情,四生六道都能感受到他的威德。他最后往生走的时候,这个岱山岛上从各地来了几万人送他,从政府官员到平民百姓,想想都不可思议......


我给你们讲这些,是因为我要把我从三宝这里感受到的、从一位高僧身上感悟到的跟大家分享。这也是在启迪我们大家的信心,众生是以信心得度的。



02

的力量



图片

师父的弟子弟子里面有大学教授,有科学工作者,有年轻人,但师父也不嫌弃那些没有文化的农村阿公阿婆。有些人认为他们不识字,是愚夫愚妇。但印光大师曾说过:“须知了生死,愚夫愚妇则易。以其心无异见故也。若通宗通教,能通身放下,做愚夫愚妇工夫,则亦易。否则通宗通教之高人,反不若愚夫愚妇之能带业往生。”愚夫愚妇虽然看似愚昧,但是他们虔诚。过去我也觉得愚夫愚妇是挺愚的呀,大殿柱子都被他们磨得油光锃亮。很多老婆婆到了寺院大殿里先要抱抱柱子,亲亲柱子,有的还看啥抱啥。学佛三十年下来,现在我发现这有道理,这些动作都是从对诸佛菩萨的信心、从众生的福德里面显现出来的。寺院的柱子不是普通的柱子啊,它是三宝的柱子,抱抱三宝的柱子也是能解脱的,就怕对三宝没有信心。


所以,才有这样一种说法,对文殊菩萨有信心的话, 在五台山“土石尚能消罪障,何劳菩萨放神光”,五台山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折射着文殊菩萨微妙不可思议的加持。这加持从哪里来?不是从土石瓦砾山水草木里来的,而是从我们的信心里来的。对文殊菩萨真有信心,看到这里的一草一木,我们都会流泪。在无量劫的生死轮回中,文殊菩萨对我们慈悲不舍,如母亲一样地在等待着我们、度化着我们,让我们有方向。


图片


现在大家在三宝地、在五台圣地奉献着自己,我们现在做的无论多么微小的动作,都有殊胜不可思议的果报,都会获得无量无边的福报。


图片


我们能在这里每天学习佛法,我们要感恩国家。我们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落地了我们的信仰,我们用佛菩萨的圣贤之气长养着每一个人的人格,这会让我们变成更有用的人。正如印光大师所言:“历观古来大忠大孝,深仁厚德者,多皆由学佛得力而来。是以《观经》三种净业正因,第一即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师长即有德之人),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能孝能悌能慈,能令身三(身三业杀盗淫),口四(口四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三(意三业贪嗔痴),通皆是善。如是之人,乃为国家社会之宝。”能这样做,我们就是国家社会之宝;在家里,我们要做好成员;在国家,我们要做好公民。也可以应证太虚大师那句话:“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句话看起来普通,实际上隐藏了佛教修行的秘密。这是我们佛弟子从起步到最后都要努力践行的。


——三参法师



图片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扫描二维码关注

佛教慧日微信平台



相关文章
· 普贤行愿 | 普贤行愿品(五)
· 记住一点点佛法,这一辈子就不会空过
· 【绍云长老】:如何入道(一)
· 鲜香入味,吃不腻的家常菜青椒土豆片
· 这样我们就会永远生活在幸福中
· 首座法语|贤空法师:坚定地相信因果
· 从福城,到觉城
· 《清凉山志》文殊菩萨显应篇(二)
· 【农历七月孝亲报恩月】超度祖先,最最关键的方法是?
· 难胜难越的威德力 | 普贤菩萨传(四)
· 六祖大师的第一个弟子
· 微信公众平台
· 你是否也把烦恼当成了宝贝?
· 这八个字,做到的,终生受益
· 高僧故事 | 五台山“佛门鲁班”妙峰禅师
· 大乘法师的生命品格
· 【农历七月孝亲报恩月特辑】为什么要超度祖先?
· 七夕 | 有一种爱,地久天长
· 于一相中见一切 | 普贤菩萨传(三)
· 修行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