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我们看《华藏世界》这个小短片,赵朴老当时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政协副主席,他跟师父说,你的家乡不是还有一个寺院吗?我去看看。于是师父陪着他特意从普陀山到岱山慈云极乐寺,赵朴老还写下了这首词,当时极乐寺还没有全部完工,还挂着最老的名字——“慈云庵”,所以这首词的落款是“岱山蓬莱仙岛慈云庵”。
悟公上人与赵朴初居士众等岱山极乐寺合影
江
城
子
始知佛土遍三千,
上仙山,礼金仙,
身现重重无尽现华严。
弹指心开楼阁起,
观大海,碧于蓝。
经房一老独悠然,
一再参,展慈颜,
收录潮音依旧是无言。
但记屏缘休歇好,
闻用眼,耳须观。
——《江城子·访岱山蓬莱仙岛慈云庵有作》赵朴初
赵朴老对师父他老人家是非常尊重的,因为他知道经历了特殊时期,还能保持信仰不退、具有文化自信的老和尚,在全国屈指可数。
佛
教
最高境界“华藏世界”
师父在慈云极乐寺盖了一个华藏世界的殿。在五台山历史上,影响最大的经典实际上是《华严经》,因为《华严经》是“经中之王”,释迦牟尼佛显现法身毗卢遮那佛的时候,文殊菩萨就是最重要的法王子。我们修净土法门的知道有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而佛教最高的境界是“华藏世界”。在华严三圣中,毗卢遮那佛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佛,法王子就是文殊菩萨摩诃萨和普贤菩萨摩诃萨。
在唐朝,五台山规模最大的寺庙就叫大华严寺,这个时候,《华严经》也翻译完备了。《华严经》最早是在东晋时候开始翻译的,当时有一位慧远大师(净土宗的第一祖),雁门人。过去的大五台范围很大,方圆八百里,雁门就在这个范围内,实际上慧远大师也属于五台人。最初慧远大师跟着道安法师住在五台,后来到了现在的恒山,也就是太行一带,从这里进入河北境内。晋之后,“五胡乱中原”,随着战争频仍,他们就一直南移,在现在的湖北襄阳住了十几年。
当时襄阳有一位佛教的大护法,叫习凿齿,全国知名。他的经商范围特别大,生意富裕到“财源滚滚达三江”。当时他来见道安法师,递的帖子上就写了“四海习凿齿”。道安法师看了之后,也写了帖子让侍者传出来,叫“弥空释道安”。他一看,我是海,你是空,他俩就成为师徒了,这也成为流传千古的一段故事。
道安法师有好几位著名的徒弟,其中慧远大师尤其优秀,后来慧远大师到庐山开辟了东林寺。那时候正好从印度来了一位高僧——佛陀跋陀罗尊者,慧远大师就祈请尊者留下来翻译《大华严经》。所以,早在一千六百多年前,中国就开始翻译《六十华严》了。
后来到了唐朝,武则天觉得晋译的《六十华严》不完整,感到非常遗憾,于是向西域诸国下诏征求经典。有一个国家就进献了《八十华严》,由三藏法师实叉难陀在东都洛阳大遍空寺翻译完成。我们现在念的《普贤菩萨行愿品》,就是在武则天时代翻译的。
《华严经》在唐朝翻译完备,也是唐朝最盛行。唐朝弘扬《华严经》就出了好几位高僧,而且都是国师级别的,包括清凉国师。文殊菩萨都亲自化现来弘扬《华严经》,就是著名的杜顺大师,我们现在把四月初四定为文殊菩萨圣诞,就是以杜顺大师的生日来定的。
实际上李世民是有鲜卑族血缘的,五台山可以说是他们这个族里非常重要的一座神山,被视作李唐王朝的发祥之地。所以,在唐朝的时候,五台山也是最鼎盛的。
佛教文化
· 家国情怀 ·
五台山有几个鼎盛期。第一个是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迦叶摩腾、竺法兰尊者跟东汉明帝汇报的时候说,中国五台山有菩萨住世。所以,皇帝派官员陪同两位尊者一路朝拜到五台山。到了五台山之后,两位尊者向皇帝禀报,印度无忧王分布了八万四千佛陀真身舍利塔,五台山就有,跟印度的灵鹫山有同样的加持,应当起寺院供奉。汉明帝听了之后,就以国家的名义在五台山建了中国官方的第二座寺庙,赐名“大孚灵鹫寺”。“大孚”就是大兴的意思,代表这个文化要昌盛。
这在五台山历史上是很重要的一笔。我们现在说佛教中国化,倒过来也就是佛教化中国。佛教文化滋润这片土地,很重要的一个历史节点就发生在五台山。
后来佛教比较发达的时期是北魏。北魏曾经的国都是大同,就在五台山附近。那时候,皇帝、王室经常来朝拜五台山,甚至五台山有一些名胜景点跟他们都有一些关联。比如繁峙境内的憨山,据说北魏孝文帝朝拜文殊菩萨的时候,看到有一座山一直跟在他后面,他就拿着马鞭指着这座山说:“你个憨山,还跟着我走。”这座山就不动了,从此就叫憨山。后来到明朝的时候,德清法师以“憨山”为号。
一说到佛教故事,丰富的中华文明就扑面而来。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这么来的,并不需要宣传什么。实际上,在温习佛教文化的过程中,丰富的家国情怀就慢慢地哺育起来了。所以,学佛的人没有不爱国的,因为我们有着这么好的悠久历史,有着这么丰富的传统文化。
佛教也是历代祖师代代相承的,当把我们的法脉传承连接起来,就编织成了一幅丰富、立体的人文景观,中国历史就这样被串起来了。所以,说到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华文化蓬勃发展的这样一幅画面就鲜活起来了。
THE EN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