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佛教故事,丰富的中华文明就扑面而来

2022-08-06 00:29: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我们看《华藏世界》这个小短片,赵朴老当时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政协副主席,他跟师父说,你的家乡不是还有一个寺院吗?我去看看。于是师父陪着他特意从普陀山到岱山慈云极乐寺,赵朴老还写下了这首词,当时极乐寺还没有全部完工,还挂着最老的名字——“慈云庵”,所以这首词的落款是“岱山蓬莱仙岛慈云庵”。



图片

悟公上人与赵朴初居士众等岱山极乐寺合影





图片
图片

始知佛土遍三千,

上仙山,礼金仙,

身现重重无尽现华严。

弹指心开楼阁起,

观大海,碧于蓝。

经房一老独悠然,

一再参,展慈颜,

收录潮音依旧是无言。

但记屏缘休歇好,

闻用眼,耳须观。


       ——《江城子·访岱山蓬莱仙岛慈云庵有作》赵朴初 



赵朴老对师父他老人家是非常尊重的,因为他知道经历了特殊时期,还能保持信仰不退、具有文化自信的老和尚,在全国屈指可数。

图片


最高境界“华藏世界” 



图片


师父在慈云极乐寺盖了一个华藏世界的殿。在五台山历史上,影响最大的经典实际上是《华严经》,因为《华严经》是“经中之王”,释迦牟尼佛显现法身毗卢遮那佛的时候,文殊菩萨就是最重要的法王子。我们修净土法门的知道有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而佛教最高的境界是“华藏世界”。在华严三圣中,毗卢遮那佛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佛,法王子就是文殊菩萨摩诃萨和普贤菩萨摩诃萨。


在唐朝,五台山规模最大的寺庙就叫大华严寺,这个时候,《华严经》也翻译完备了。《华严经》最早是在东晋时候开始翻译的,当时有一位慧远大师(净土宗的第一祖),雁门人。过去的大五台范围很大,方圆八百里,雁门就在这个范围内,实际上慧远大师也属于五台人。最初慧远大师跟着道安法师住在五台,后来到了现在的恒山,也就是太行一带,从这里进入河北境内。晋之后,“五胡乱中原”,随着战争频仍,他们就一直南移,在现在的湖北襄阳住了十几年。


当时襄阳有一位佛教的大护法,叫习凿齿,全国知名。他的经商范围特别大,生意富裕到“财源滚滚达三江”。当时他来见道安法师,递的帖子上就写了“四海习凿齿”。道安法师看了之后,也写了帖子让侍者传出来,叫“弥空释道安”。他一看,我是海,你是空,他俩就成为师徒了,这也成为流传千古的一段故事。


道安法师有好几位著名的徒弟,其中慧远大师尤其优秀,后来慧远大师到庐山开辟了东林寺。那时候正好从印度来了一位高僧——佛陀跋陀罗尊者,慧远大师就祈请尊者留下来翻译《大华严经》。所以,早在一千六百多年前,中国就开始翻译《六十华严》了。


后来到了唐朝,武则天觉得晋译的《六十华严》不完整,感到非常遗憾,于是向西域诸国下诏征求经典。有一个国家就进献了《八十华严》,由三藏法师实叉难陀在东都洛阳大遍空寺翻译完成。我们现在念的《普贤菩萨行愿品》,就是在武则天时代翻译的。


《华严经》在唐朝翻译完备,也是唐朝最盛行。唐朝弘扬《华严经》就出了好几位高僧,而且都是国师级别的,包括清凉国师。文殊菩萨都亲自化现来弘扬《华严经》,就是著名的杜顺大师,我们现在把四月初四定为文殊菩萨圣诞,就是以杜顺大师的生日来定的。


实际上李世民是有鲜卑族血缘的,五台山可以说是他们这个族里非常重要的一座神山,被视作李唐王朝的发祥之地。所以,在唐朝的时候,五台山也是最鼎盛的。

图片



  教文化

· 家国情怀 ·



图片



五台山有几个鼎盛期。第一个是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迦叶摩腾、竺法兰尊者跟东汉明帝汇报的时候说,中国五台山有菩萨住世。所以,皇帝派官员陪同两位尊者一路朝拜到五台山。到了五台山之后,两位尊者向皇帝禀报,印度无忧王分布了八万四千佛陀真身舍利塔,五台山就有,跟印度的灵鹫山有同样的加持,应当起寺院供奉。汉明帝听了之后,就以国家的名义在五台山建了中国官方的第二座寺庙,赐名“大孚灵鹫寺”。“大孚”就是大兴的意思,代表这个文化要昌盛。


这在五台山历史上是很重要的一笔。我们现在说佛教中国化,倒过来也就是佛教化中国。佛教文化滋润这片土地,很重要的一个历史节点就发生在五台山。


后来佛教比较发达的时期是北魏。北魏曾经的国都是大同,就在五台山附近。那时候,皇帝、王室经常来朝拜五台山,甚至五台山有一些名胜景点跟他们都有一些关联。比如繁峙境内的憨山,据说北魏孝文帝朝拜文殊菩萨的时候,看到有一座山一直跟在他后面,他就拿着马鞭指着这座山说:“你个憨山,还跟着我走。”这座山就不动了,从此就叫憨山。后来到明朝的时候,德清法师以“憨山”为号。


一说到佛教故事,丰富的中华文明就扑面而来。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这么来的,并不需要宣传什么。实际上,在温习佛教文化的过程中,丰富的家国情怀就慢慢地哺育起来了。所以,学佛的人没有不爱国的,因为我们有着这么好的悠久历史,有着这么丰富的传统文化


佛教也是历代祖师代代相承的,当把我们的法脉传承连接起来,就编织成了一幅丰富、立体的人文景观,中国历史就这样被串起来了。所以,说到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华文化蓬勃发展的这样一幅画面就鲜活起来了。


THE END

图片
图片
图片

造了业,忏悔真的有用吗?

图片

你的信心需要瑞相支撑吗?

图片

别让信仰有限制

图片

记住这一分钟的开示

图片

天空之镜|在时空中,每一个生命的业都会留下痕迹

图片

清凉日志|五周年庆 昙花献瑞

图片

原来,“我”是业力流扫描出来的结果

图片

你要努力成为茫茫苦海的梯航

图片

当你战胜它的时候,外在是没有敌人的

图片

世间如浪潮,修行人如桥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老祖先留下来的窍门
· 普贤行愿 | 普贤行愿品(五)
· 记住一点点佛法,这一辈子就不会空过
· 【绍云长老】:如何入道(一)
· 鲜香入味,吃不腻的家常菜青椒土豆片
· 这样我们就会永远生活在幸福中
· 首座法语|贤空法师:坚定地相信因果
· 从福城,到觉城
· 《清凉山志》文殊菩萨显应篇(二)
· 【农历七月孝亲报恩月】超度祖先,最最关键的方法是?
· 难胜难越的威德力 | 普贤菩萨传(四)
· 六祖大师的第一个弟子
· 微信公众平台
· 你是否也把烦恼当成了宝贝?
· 这八个字,做到的,终生受益
· 高僧故事 | 五台山“佛门鲁班”妙峰禅师
· 大乘法师的生命品格
· 【农历七月孝亲报恩月特辑】为什么要超度祖先?
· 七夕 | 有一种爱,地久天长
· 于一相中见一切 | 普贤菩萨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