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
秋
。
当晚风渐渐拂去夏日的燥热
蝉鸣也开始时断时续
梧桐叶悄然变了颜色
从树枝上跳着舞奔向大地
夏天带着无尽的秘密悄然离去
大自然这个神奇的画师
再一次打翻了它的调色板
立 秋 三 候
一候凉风至
天高气爽,月明风清,夜晚的凉爽悄悄带走了白天的暑气。
二候白露降
一夜醒来,晶莹的露珠包裹着翠绿,清晨的阳光倾泻而下。金光闪闪
像落入凡间的星星般耀眼。
三候寒蝉鸣
寒蝉鸣于耳畔,夏夜精灵正在集体约定明年合唱的开幕曲。
立 秋 习 俗
秋社
秋社,又称土地诞,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秋社按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新谷登场的农历八月。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
晒秋
每年立秋,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
躺秋
“躺秋”在有些地方也叫做“卧秋”或者“睡秋”。例如在江淮一些地方,人们在立秋这一天,会选择一个阴凉的地方躺一躺,表示夏天即将过去,暑热难当无法安眠的日子即将过去,天气慢慢转凉,可以好好安睡了。
立 秋 诗 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刘禹锡《秋词》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唐)孟浩然《初秋》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
立 秋 养 生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暑去凉来、秋天将至。此时,气候由热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但其实,立秋时伏天还没过去,所以常常是“秋已立,暑难消”。因此,在这秋夏相交之际,养生显得尤为重要。
1
养 阴 为 上
饮食应以“少辛多酸”为原则,选择口味清淡、润肺养血的食物,以养护阴气。少食姜、辣椒等辛味之品,多食酸味水果、芝麻、粳米、枇杷、菠萝、等润肺食物。
2
宁 心 养 神
进入秋天,气候干燥,容易导致人们情绪焦躁,应宁心养神、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心烦。可以通过练习静坐、闭目养神等方式来调节气息、消除焦躁、养护心气,让身体更好地适应干燥的秋季,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静心凝神、强身健体尤为重要。
3
早 睡 早 起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在起居上应做到“早睡早起”,因为早睡可以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
4
适 度 运 动
立秋后,运动量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锻炼时身体发热,微微汗出即可。可以选择太极拳、瑜伽、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养生操。不适合选择运动量大的运动,避免运动后出汗过多,容易使邪气趁虚而入。尤其是老人、体质虚弱者更要注意运动适度。
大 愿 法 师
《药师法门养生随许法》
立秋这个节气我们适合于清热、排湿,可以用五味食物熬点粥喝,也就是百合二十克,银耳四十克,莲子十五克,糯米可以放五十克或者可以加大一点,差不多熬好的时候可以放一点冰糖进去,因为百合能够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银耳能够润肺生津。
还有一种就可以用鱼腥草、白梨(梨子)、冰糖炖汤喝,因为鱼腥草能够提高我们肌体的免疫力,而且能够清热、利尿、解毒,立秋的时候我们经过了整整一个夏季的闷热,所以身体里面积聚了一些热火、一些湿气,所以到立秋这个时候容易犯牙痛,容易心烦失眠,所以就喝鱼腥草白梨汤也是很好的。
月明天心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关注美味分享
往
期
回
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