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孝亲报恩月特辑】地藏月里重复做的这些事,有必要吗?

2022-08-07 00:00:00 发布: 人气:6

心地

  宝 藏














图片


地藏月




孝亲报恩月





图片



农历七月,我们佛教称为“地藏月”。每年都有“地藏月”,每年这个月我们都要念诵《地藏经》,学习《地藏经》,以此来回向历代祖先、历生父母。


有的人就会想了,每年都这样重复做,有必要吗?为这个事,还真的有人问过佛陀。佛陀就举了一个例子,他说有一个人,穷困潦倒,什么好事都没有能力承办,什么原因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过去世的子孙没有回向功德给他。


那我们就知道,人不仅去世了之后要为他超度,为他做功德,就算他投胎了,乃至投胎为人了,如果他前世的亲人还能继续超荐他,为他修福的话,对他还是会有用的。


图片


尤其《地藏经》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佛陀在忉利天宫为母说法之前,就感得十方无量无边的诸佛菩萨及天龙鬼神都聚集到了忉利天宫。这些圣众的数量,文殊菩萨以神力难以测度,佛陀以佛眼也难知其数。他们都是地藏菩萨久远劫度化以来,已成就的、当成就的、未成就的。


所以地藏菩萨施行救度,把众生从苦海中、轮回里救脱出来,培养他们成菩萨,最后证得佛果,是有这样无量无边成功的案例的。


图片


轮回唯一的意义




就是让我们厌离轮回






图片


“地藏”,这心地的宝藏是指诸佛法身的状态。法身周遍的体性不仅有物理性,还有人格化,祂是圣人的人格化,充满了无尽的大愿。众生如果不觉,诸佛法身的觉的功能和愿力,就会呈现在众生身上。正因如此,我们众生、这个世界,才充满了希望。


我们人,只要不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而能随顺自己本性的清净,这本性的清净也会像电梯一样把我们带向解脱。因为这个本性的清净里就具有诸佛的这种大愿。这个“心地宝藏”不仅诸佛证得了,也是通于一切未觉悟的众生的心地。众生不觉则已,觉则解脱。


图片


我们学佛,特别学大乘佛教,越学到后来就越有信心。“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这一句话,就会让我们对自他二利,度自己度众生,充满了信心。“众生”只是名字上是“众生”,不是本性上是“众生”。


所以《地藏经》的道理要年年讲,甚至作为修行人要天天去忆念,要以这个知见去修持。


图片


在这个娑婆世界,如果众生能知道苦,能理性地避免苦,积极地为自己制造快乐,这是众生在娑婆世界可以修行的因,也是诸佛菩萨愿意来娑婆世界广行度化的重要理由。


每天我们回向,也是充满一种信心。因为今天回向,今天的众生根器和昨天的不一样,跟明天的也不一样,今天的就是今天的。今天听明白的众生,他觉醒了,那今天就可以解脱了。


图片


我每天在回向的时候心里都有潜台词:你都亲历了娑婆世界,都亲历了轮回,甚至都亲证了这个三恶道的苦,你不皈依三宝,谁皈依三宝?你不皈依解脱,还皈依啥,你还皈依轮回吗?


轮回唯一的意义,就是让我们厌离轮回。娑婆的苦难如果有一点积极意义,就是能鞭策我们修行,让我们因为畏惧苦难而寻求出离苦难的道路,早日觉了自性。


——三参法师


图片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点击二维码关注

佛教慧日微信平台





图片


相关文章
· 菩提之道也有捷径可走 | 弥勒菩萨传(一)
· 做人也是需要积累福䘵寿的资粮
· 善用其心,善待一切,善心善念能够转化一切
· 没有福报,想修行是不容易的
· 一说到佛教故事,丰富的中华文明就扑面而来
· 老祖先留下来的窍门
· 普贤行愿 | 普贤行愿品(五)
· 记住一点点佛法,这一辈子就不会空过
· 【绍云长老】:如何入道(一)
· 鲜香入味,吃不腻的家常菜青椒土豆片
· 这样我们就会永远生活在幸福中
· 首座法语|贤空法师:坚定地相信因果
· 从福城,到觉城
· 《清凉山志》文殊菩萨显应篇(二)
· 【农历七月孝亲报恩月】超度祖先,最最关键的方法是?
· 难胜难越的威德力 | 普贤菩萨传(四)
· 六祖大师的第一个弟子
· 微信公众平台
· 你是否也把烦恼当成了宝贝?
· 这八个字,做到的,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