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〡在每一个更迭的时令,呵护好常住真心

2022-08-07 00:0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2022/08/07

星期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立秋,太阳到达黄经135°

北斗星指向西南方

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

标志孟秋时节的开始

 


立秋后,

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

觅杯清凉观自在






 图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 ·刘禹锡







秋  词






图片


                             立秋〡三候



初候,凉风至     


【《礼记》作盲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



图片


  二候,白露降


大雨之后,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图片


三候,寒蝉鸣


寒蝉,《尔雅》曰寒螿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


图片





图片

立秋〡习俗


立秋,气候由热到凉的过渡

也是一年辛劳即将收获的时节

自古以来,极受重视

人们以各种方式迎接秋的到来

许多习俗流传至今



图片


立秋,也称七月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秋,七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周代,是日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汉代仍承此俗。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


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叶,以应时序。有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的风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风俗,明承宋俗。


清代在立秋节这天,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民国以来,在立秋这天,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


图片



                            立秋〡养生


滋养润燥

立秋后,虽由热转凉

但秋老虎肆虐,白天气温仍高

易出现口干唇焦等“秋燥症”

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等

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来润燥保湿


食酸养肝

立秋后,在饮食上要“增酸”

以增加肝脏的功能

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

可食用苹果、葡萄、车厘子

枣、柠檬等水果



立秋之时,暑气虽尽未尽,

绿意将褪未褪,虫声仍沸,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立秋至,始知年已过半

但立秋带给我们的

并不止于秋风萧瑟的清凉

也不止于草木摇落、寒蝉凄切的悲伤

而是在每一个更迭的时令

面对外在的无常迁变

呵护好那一片常住真心





图片
图片

农历七月,不要错过利益家亲眷属的好时机

图片

你的信心需要瑞相支撑吗?

图片

别让信仰有限制

图片

记住这一分钟的开示

图片

天空之镜|在时空中,每一个生命的业都会留下痕迹

图片

春困秋乏夏打盹,教你怎么解

图片

原来,“我”是业力流扫描出来的结果

图片

你要努力成为茫茫苦海的梯航

图片

当你战胜它的时候,外在是没有敌人的

图片

世间如浪潮,修行人如桥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菩提之道也有捷径可走 | 弥勒菩萨传(一)
· 做人也是需要积累福䘵寿的资粮
· 善用其心,善待一切,善心善念能够转化一切
· 没有福报,想修行是不容易的
· 一说到佛教故事,丰富的中华文明就扑面而来
· 老祖先留下来的窍门
· 普贤行愿 | 普贤行愿品(五)
· 记住一点点佛法,这一辈子就不会空过
· 【绍云长老】:如何入道(一)
· 鲜香入味,吃不腻的家常菜青椒土豆片
· 这样我们就会永远生活在幸福中
· 首座法语|贤空法师:坚定地相信因果
· 从福城,到觉城
· 《清凉山志》文殊菩萨显应篇(二)
· 【农历七月孝亲报恩月】超度祖先,最最关键的方法是?
· 难胜难越的威德力 | 普贤菩萨传(四)
· 六祖大师的第一个弟子
· 微信公众平台
· 你是否也把烦恼当成了宝贝?
· 这八个字,做到的,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