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孝亲报恩的传统与佛教中的盂兰盆节

2022-08-09 10:0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图片
图片


“盂兰盆会”是佛教中一个孝亲报恩的传统节日,典故出自《佛说盂兰盆经》。目犍连尊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的弟子,是个大孝子,他初证六通时,用天眼观到亡母投生饿鬼道,卒年难遇饮食,皮骨相连,就用钵盛饭给她吃,结果还未入口就化成火炭。目犍连悲痛万分,为救慈母脱离鬼道,求佛开示的特别法门。佛说,"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在佛陀的亲自安排下,目犍连尊者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依靠众僧的力量,救出母亲,使亡母于当日就得脱一劫饿鬼之苦。


目犍连尊者以正知正见依教奉行,堪为表率。佛陀再次慈悲叮咛嘱咐:“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图片


"盂兰"两字,意为"解救倒悬之苦",《本事经》云:"假使有人,一肩荷父,一肩担母,尽其寿量,曾无暂舍,供给衣食,病缘医药,种种所须,犹未能报父母深恩。"《大集经》云:"世若无佛,善事父母,即是事佛"。


图片


佛制每年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在这期间,僧众不得外出行化,必须聚集一处,坚持戒律,皎洁其行,专心修道,名结夏安居。


结夏期满即农历七月十五日,为僧自恣日,僧众必须举行自恣法,即先自我检讨身、口、意三业,在结夏期中是否犯过?次请他僧众举示对自己修行过程中,在见、闻、疑三事上,是否有所犯?令于大众中自我反省及接受僧众的检举,以发露忏悔,改过自新,回复清净,名僧自恣法。所以这一天亦名僧自恣日,也称佛欢喜日。


甚至更有十方菩萨大人权现比丘来到人间接受施主的饮食供养,所有圣众,均具清净戒行,其德如汪洋大海,不可思议,如果能供养此等自恣僧众,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定能出离三途之苦,应时解脱,福乐百年,万事顺利,这就是真正的超荐拔度的妙法。


图片


中国举行盂兰盆斋,肇始于梁武帝大同四年,后渐盛行,一直流传至今。
《佛说盂兰盆经》于西晋时由竺法护法师译出后,因强调藉由供养十方自恣僧以报答双亲养育之恩,乃至度脱七世父母的思想,与中国崇尚的孝道精神相符,被历代提倡而盛行不衰。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崇信佛法,有感于“目连救母”的故事,开始设坛供僧。《佛祖统纪》记载,大同四年(538),梁武帝在同泰寺设盂兰盆会供养众僧。这应该是记载中首次由官方举办的盂兰盆会。


隋唐之时社会安定繁荣,盂兰盆会也成为了一场上至帝王下至贩夫走卒全民参与的盛大节日。唐代,每逢七月十五日,皇室会向寺院敬献盂兰盆供,并由官府斥资操办盂兰盆会。


图片


宋代盂兰盆之风习依旧,然盆供之富丽庄严与供养佛僧之情形渐减,而形成荐亡之行事。据《东京梦华录》载,是日焚烧冥钱、衣服,并上演目连救母杂剧等。又据《南宋吴自牧之梦梁录》载,僧寺于七月十五日设盂兰盆会,集施主之财米等而为之行荐亡仪式。然诸寺院遵行者不多,而民间一般仍多以荐亡为主。此外,在盂兰盆会中所设之斋食供养,称盂兰盆斋;供佛僧之百味饮食、百种器具,称盂兰盆供;后世多以瓜、果、面、饼、茶、饭等作为供品。


农历七月,是佛教中的孝亲报恩、祈福修善的“吉祥月”“报恩月”“孝亲月”。孝道是佛法的基础,没有孝道就没有佛法。能成佛道,皆是父母之恩。


“百善孝为先”,世之尽孝,无外乎强调养其身体,晨昏省定,敬听顺承。而佛门之孝则不止于此,不仅要对父母尽世间法的孝顺,佛陀在《盂兰盆经》中讲到,若以饭食、卧具、医药供养十方僧众,藉此十方僧众清净共修功德回向之力,能使供养者往昔七世父母、六亲眷属得远离三恶道,现世父母及其本人,长寿无病无恼,衣食自然足,身心安乐。


图片


每逢盂兰盆节,佛教寺院多用香、花、灯、水果、素食等供佛与僧,同时也通过水陆、普佛、焰口、诵经、礼忏、放生等方式,举办冥阳两利的盂兰盆会。


因此,佛法不仅强调孝亲报恩,而且佛法中的孝是超出一般世间孝道的究竟圆满之孝,《盂兰盆经》和盂兰盆节正是这究竟圆满之孝的具体表现。



图片
微信文章往期甄选:

三皈五戒的六十一位护法神详解
【新年吉祥祈福】《大吉祥经》合集三集全 {精美版}
新年念诵《心经》遣除违缘、福慧增上
这份吉祥超越时空加被着每一位有缘者
如何才能利益累劫的冤亲?
念佛菩萨的名号,到底有怎样的奥妙?
【新年吉祥】进入佛陀的救护体系
查询下你的福报余额,送你一份增福增寿的指南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为什么会这样?
修行人有这样的品格非常重要
原来如此:找到自性的方法
慧日寺的名字原来和这尊佛有关,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聊天的深义

图片



相关文章
· 在无常的状态下,我们在什么地方安身立命?
· 孝亲报恩月,怎样才能报答今生及累世父母之深恩?
· 不分别,是一种三昧耶
· 【农历七月孝亲报恩月特辑】供佛斋僧超拔历代祖先、历生父母
· 珍惜当下
· 极乐世界,为什么叫“极乐”?
· 【茶香慧日寺】如何得到传承
· 因果报应,真实不虚 ||《地藏菩萨传》(第32回)
· 真正的“加持”从哪里来?
· 微信公众平台
· 入定于慈心等持中 | 弥勒菩萨传(二)
· 所有开悟的祖师大德都有这个境界
· 今日立秋 | 一叶落知天下秋
· 修行改变命运
· 立秋〡在每一个更迭的时令,呵护好常住真心
· 在每一个当下,完成生命的进化
· 【农历七月孝亲报恩月特辑】地藏月里重复做的这些事,有必要吗?
· 菩提之道也有捷径可走 | 弥勒菩萨传(一)
· 做人也是需要积累福䘵寿的资粮
· 善用其心,善待一切,善心善念能够转化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