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十九日,是观世音菩萨圣诞日,观世音菩萨久远劫前已成佛道,号“正法明如来”。观音菩萨,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观世音菩萨(梵文:अवलोकितेश्वर,Avalokiteśvara),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字面义即是“观察世间众生声音”的菩萨。他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此菩萨以其“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济世利生精神,广度娑婆世间的一切有情。当我们遇到任何困难、苦痛时,若能至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菩萨即现无边身,悲心救护庇佑,令其离苦,称心如意。
观音菩萨妙难酬 清净庄严累劫修
三十二应周尘刹 百千万劫化阎浮
瓶中甘露常遍洒 手内杨枝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应 苦海常作渡人舟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大悲的象征,悲悯一切众生、救护一切众生,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
观音信仰
在佛教的众多菩萨中,观世音菩萨也最为民间所熟知和信仰。在中国的江、浙、闽、广、台湾,以及南洋华侨间,观音信仰极为普遍,所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
观音菩萨应化无方,故其相状颇多,以二臂正观音为其本形,余者皆为菩萨示现神变自在化身,有一首、三首、五首乃至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罗首,有二臂、四臂乃至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有二目、三目乃至八万四千清净宝目,其化相则有准提、青颈、香王、十一面、如意轮、千手千眼、不空罥索等。
观音信仰始自印度、西域,后传至中国、日本等地,有关观世音之记载很多。隋唐以后,诸种观音像被造立,如敦煌千佛洞之菩萨像,观音菩萨即居大半。
经典记载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曰:
观世音菩萨于过去无量劫中已成佛,名正法明如来。然以大悲愿力,欲发起一切菩萨广度众生,而示现菩萨形。观世音菩萨本觉妙心,上与十方如来同一慈力,下与六道众生,同一悲仰。
《妙法莲华经》曰:
“ 苦恼众生,一心称名,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以是名观世音。”
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云:“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详说观音菩萨于娑婆世界利益众生之事,谓受苦众生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令得解脱,若有所求亦皆令得,又能示现佛身、比丘身、优婆塞身等摄化众生。
《华严经》卷六十八载,观音菩萨住在南海補怛洛迦山。而《大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世音受记经》则以观音菩萨为阿弥陀佛之胁侍,常住西方极乐世界辅施教化,即以西方净土为观音菩萨之住处。
即九法界众生,无论是内在身心疾病绵缠,烦恼困扰,外在人事逼害,意外苦厄;或无论是生理上、心理上、事业上、人事上,甚至聪明智能、菩提上进,乃至佛果,凡有所求,但能一心称念菩萨圣号,菩萨即以千眼照见,千手护持,令其离苦得乐,称心如意。
观音菩萨十二大愿
第一、广发弘誓愿:
广发弘誓大愿心,度尽众生消烦恼。
第二、常居南海愿:
泛海救迷度有情,善念南海观世音。
第三、寻声救苦愿:
为人诸病卧高床,诚念大士得安康。
第四、能除危险愿: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第五、甘露洒心愿:
观音慈把甘露洒,烦恼于是化成莲。
第六、常行平等愿:
弥陀加持常有念,随似观音平等心。
第七、誓灭三涂愿:
观音菩萨救苦声,愿度三涂除诸障。
第八、枷锁解脱愿:
志心持念观自在,枷锁苦痛得解脱。
第九、度尽众生愿:
有情众生誓愿度,旷劫精勤慈悲海。
第十、接引西方愿:
虚空之中引净土,至心诚念观世音。
第十一、弥陀受记愿:
观音精勤宏愿力,弥陀受记下世佛。
第十二、果修十二愿:
十二大愿弘誓深,有情共证无上道。
我们信仰观音菩萨应真心恳切,
在平时忠实奉行,
而不是苦难当头才临时抱佛脚。
只有平时恳切至诚,
才能和菩萨大悲愿力相应。
唯有平时奉行菩萨言教,
才能增长清净的功德资粮。
值此圣诞吉日,祈愿:大悲观世音菩萨慈悲加持,佛日增辉,国运昌隆,百业兴旺,万福随行。祈愿:一切众生,福慧双增,消灾免难,阖家平安,有求皆应,如意吉祥!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