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
至
。
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
冬至一阳生、天地阳气回升
是为“大吉之日”
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被称为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下一个循环由此开始,冬至一阳生、天地阳气回升,是为“大吉之日”。
冬至,也是“数九”的开始。冬至起每数九天算一个“九”,数到九个“九”,共八十一天,即为“出九”,彼时正好春暖花开。
冬 至 养 生
冬至食补有讲究
冬至进补不仅能调养身体,还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要多吃能增加热能供给,富含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冬季气候干燥,人们常有鼻干、舌燥、皮肤干裂等症状,要补充维生素。需要注意的是,冬至不可吃太多辛辣刺激的食品,否则易导致饮食不化,聚湿生痰。
运动宜动中求静
冬季运动,首先要避免寒邪的侵袭,其次运动量不宜过大,要在动中求静,寻求一种气定神闲的境界。
八段锦、太极拳等动静结合的运动方式都是很好的选择,而不宜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避免损伤阳气。
起居养护
冬至前后,除了保证夜间睡眠质量外,午饭后可适当打个盹,但要避免睡时着凉。
另外,要注意防风防寒,在白天多晒太阳,以利阳气的生长。冬日围条暖和的围巾,就可以将感冒的概率下降一半以上。
多说正能量的话,忌是非
冬季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尽量保持心态平和,不要招惹是非,避免因情绪激动引起的突发疾病。
冬至是祭祀的重要日子
相传,冬至祭祀始于周朝。“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祈求神灵消除疫疾,减少荒年、饥饿、死亡。古籍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唐、宋时,冬至这天,皇帝要率领大臣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普通庶民百姓要祭拜逝去的祖先。明、清时,皇帝在这天举行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文武百官要向皇帝呈递贺表,相互之间也要投刺祝贺。明《三藏法数》云:“是日持斋修道,即能致福也。”
这一天是我们
离祖先最近的时候
古人说,冬至大如年。因为年,更多的是人间对新年的庆贺,而冬至是一年中至阴的时候,是我们离祖先最近的时候,是最容易超越时空利益他们的时候。我们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忆念三宝,忆念我们的祖先,保持心灵的宁静,把祖先与佛菩萨稳固地链接在一起,为他们打开解脱的道路。
每个人的轮回,都是因为没有和三宝发生过链接,生命就在苦海里漂泊沉浮。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皈依三宝就是“回头”,就是搭上了慈航。航即是船。这是三宝的船,是苦海中佛菩萨拯救众生的船。只要能踏上这艘船,生命就能够得救。
千百年来,人们把这重要的日子让给祖先,追终溯远,以寄孝思。而种种孝行,只有在佛法中才能得到究竟。一句阿弥陀佛,能承载、利益一切众生。
值此节日,让我们持清净、广大发心,依身、语、意三门广行善业,吃素、放生、持咒、诵经、供灯、供花等,祈愿世界和平、无有灾厄;祈愿逝者得生净土,生者吉祥安康;祈愿众生心地光明,共入莲花海洋。
月明天心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关注美味分享
往
期
回
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