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
勇
猛
心
。
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
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净慧法师生平简介
净慧法师开示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这是普贤菩萨的《警众偈》,寺院每天做晚课都要念诵此偈,它每天都在警示我们,要我们时时提起道念,念人生苦短,念世事无常,念生命的存在仅仅就在呼吸之间。修行一定要有紧迫感,时不我待,光阴迅速,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在无常面前,都没有任何选择。
就拿我这个老人来说,一年不如一年,一月不如一月,一天不如一天,甚至晚上不如早上,晚上和早上的精力和体力都有差距。人越到老年,就越感觉到身体变化的迅速。等到老年想再修行那已经晚了,一切都来不及了。各位要趁现在青春年少之时,有“如救头燃”的紧迫感,发起道心,发起精进勇猛之心,要在此生明此事,莫等来世度此身。
“如救头燃”就是我们头上如同着火了,赶紧找水或是灭火的工具,把头上的火灭掉,使我们的生命得救。事实上无常杀鬼每天都像一把烈火在我们头上熊熊燃烧,在我们内心熊熊燃烧,让我们没有一时一刻能自由自在,没有一时一刻能真正安乐。
佛法如果没有人弘扬,世间会更加黑暗,世间就会越来越沉迷。佛法的修行趋向是逆世间的。顺世间就是生死轮回,逆世间才是解脱涅槃。世间就是顺着十二因缘流转,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生缘老死,这就是顺世间的流转生死。而学佛法是逆着十二因缘走向还灭,老死灭故生灭,乃至到行灭故无明灭,这就是逆世间的解脱涅槃。逆世间就是出世间。顺世间是生死痛苦的深渊,逆世间就是解脱涅槃的莲池宝地。
我们有幸选择了逆世间的光明大道,迈向莲池宝地解脱之门,就要提起道心,但念无常。“但”者,唯一的意思,要经常想到世事无常,人命无常,朝不保夕。死亡有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两种,佛教将死亡称之为失命因缘,失命的因缘随时存在。我们唯一正确的选择不是躲避这种种的灾难,而是要加紧修行,灾难临头时才能从容面对,视死如归。
“无常”的事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来早与来迟而已,每个人时刻都要准备着明天就不能起床了,准备现在就会离开人世。没有这样的紧迫感,学佛修行就不能下决心。“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我平时不照镜子,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模样,偶尔拿起镜子一照,原来自己面部已经变成了一个十分难看的老骷髅。
这种变化虽然在时间上有一个大概的阶段,实际上变化是时时刻刻在进行,无常也是时时刻刻在进行,分分秒秒都在变化,分分秒秒都在无常,分分秒秒都在走向生命的终点站。如此一想,还有什么值得贪求的呢?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只有抓紧时间,修炼自己,使自己在一切恐惧面前能够坦然面对,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由“色、受、想、行、识”组成的虚幻之身并不坚牢,它非常脆弱,冷了要加衣服,热了要找清凉。有位祖师讲:“有个从来就既不怕热,也不怕冷的人,那是谁?”祖师提起这个话头后,座下的人就在找答案。我们是不是也要找一个答案?
佛教修行的目的,佛法住世间的责任,就是教导我们要找回每个人生命的本元,要找到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要找到众生在轮回六道之中还有个不受轮回的。要想找到这个答案,就要在行住坐卧之间时时提起道心,时时提起觉照,时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月明天心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关注美味分享
往
期
回
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