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法不容易,我们要惜法缘

2022-10-30 06:00:00 发布: 人气:2
图片




 



我们有机会闻法

有机会接触、学习、认识佛法

我们要很好地珍惜



图片



净慧法师生平简介



向上滑动阅览


净慧长老,俗姓黄,1933年古历8月27日出生于湖北新洲,圆寂于2013年4月20日6点26分。享年81岁,僧腊67载,戒腊63年。


净慧长老接法于近代大德虚云长老,以中兴佛教为己任,实践人生佛教思想,为后世留下珍贵的禅法智慧。


长老一岁半即由父母送入尼庵抚养。1951年,赴广东乳源云门山大觉禅寺,于虚云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


1953年,虚老迁江西云居,修复真如禅寺,长老奉虚老之命,留任云门寺监院,时年20岁。


1955年,长老因病前往云居,仍任虚老侍者,并协助当年冬天的云居传戒法会。长老朝夕亲承虚老之耳提面命,获益良多,深得虚老器重。长老承虚老之殷勤付嘱,亦以一身兼承禅宗法脉,为禅宗五家七宗之嗣法传人。


1956年,中国佛学院成立,长老即被虚老送去深造,从本科一直读到研究生,成为中国佛学院首批研究生。


1979年初,长老重返北京,参与中国佛教协会相关政策落实、教制建设、寺院恢复等工作。


1981年《法音》杂志创刊,长老担任主编,直到2002年,他先后当选佛协理事、中佛协常务理事、中佛协副会长。


1988年,长老应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局之邀请,负责筹备组建河北省佛教协会,并当选为会长,同时主持柏林禅寺的重建工作。


1989年,创办国内首家以弘扬禅宗文化为主旨的刊物——《禅》。


1993年,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净慧法师开示



我们要惜法缘,闻法不容易,没有佛法,什么是善缘、恶缘,什么是善知识、恶知识,我们都无法判断。只有根据佛法的标准与要求,我们才能判断善缘与恶缘,善知识与恶知识,才知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所以我们有机会闻法,有机会接触、学习、认识佛法,我们要很好地珍惜,一切都不放过。就像《梵网经》上讲的,修菩萨道行菩萨行的人,只要知道哪里有讲经说法的,我们就要前往学习、听闻,接受佛法的熏陶。


我们学到一点就要用一点,不要做和我们所知道的法背道而驰的事情。在我们还没有接触佛法时,可能会做一些与佛法相违背的事,但我们接触了佛法以后,就会对是否和佛法相违背或相适应的事有一个初步地了解,我们知道一点就要落实一点,这就是珍惜法缘的表现。


我经常讲到要将信仰落实于生活,信仰就是对三宝、对佛法的认可,我们既然认可了,就要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落实,在当下来落实,而不要等待。



图片






月明天心

图片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图片

关注美味分享




深信因果③|要用智慧来辨别一切


如何理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怎样摆正修行和事业的关系?






相关文章
· 苦海无边,我们还要继续做“老油条”吗?
· 此非众生过,此乃烦恼过——日诵净行品89愿
· 实修实证的功德力
· 大乘戒律的两个重点
· 义成王子广行布施(二)
· 去看一看外面的天空有多大
· 印光大师:如何得念佛三昧
· 放生、不杀生,就是从地狱中自救 (上)||《地藏菩萨传》(第41回)
· 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
· 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大师诞辰纪念日|吾本来兹土 传法救迷情
· 这个字很难做到,却是修行人的必修课
· 面壁九年、只履西归,带你走进禅宗初祖的传奇一生〡达摩祖师圣诞
· 有道,就是温暖的人间
· 义成王子广行布施(一)
· 音乐,是开智慧的方便法门
· 什么叫做惭?什么叫做愧?怎样才能生起惭愧心?
· 君子不争 谦养其德
· 知恩报恩,是大乘菩萨的高贵品格
· 时间和空间,是一定的吗?
· 咒语的功德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