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
食
日
。
保障粮食供给 端牢中国饭碗
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所在周是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2022年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是:“保障粮食供给 端牢中国饭碗”。旨在引导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减少粮食浪费。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千百年来,这句描述农人劳作辛苦的名句,被人们口口相传。
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时,就曾引用这句话,并指出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
中国古代的倡俭名句
1.君子以俭德避难。
2.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3.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4.珍珠为宝,稻米为王。
5.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6.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
7.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8.细雨落成河,粒米凑成箩。
9.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福气靠珍惜,越惜越有福
古人说:惜福者受福,不惜福者受祸。
即使你的生活很富有,也不要肆意挥霍,千万不要以为钱是你自己的,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惜福并不是某一个人的主张,在传统文化中,儒释道都强调“惜福”的重要性。一草一物,一粥一饭,皆是众生,当恒念物力维艰。
古人的一则故事
明朝嘉靖时期著名的贪官严嵩,他的儿子也在朝当官。两个人联合朝臣,结党营私,祸害忠良,朝廷内乌烟瘴气。
严嵩仗着自己位高权重,大敛钱财,生活奢侈无度。当时拜访他的门客络绎不绝,家中整日摆席待客,浪费的粮食不计其数,每天从厨房的阴沟里流出来的饭菜多得吓人。
严家附近有个庙,庙里的老和尚经常带着小和尚来捞米,晒干后存在屋里。日子久了,竟存了满满一屋。
后来,严嵩的事情被人揭发,他的官职也被撤除,一家人也被流放。庙里的老和尚慈悲收留了他,每天给他米饭吃。
他问老和尚:“师父,当年我家财万贯,从未在庙里布施,但是您现在却无私地接济我,我真是惭愧啊!”
老和尚把严嵩带到那座存米的屋子里,对他说:“这些都是当年从相府阴沟里流出来的饭菜,相爷您现在吃的正是当时浪费的粮食!”
严嵩听了,泪流满面,这就是不懂惜福的后果呀!
有福的时候,不能随意挥霍,任何一种挥霍,都会换来不好的结果。挥霍钱财,再富有都会变穷;挥霍感情,再爱你的人都会离开;挥霍健康,身体迟早会垮掉。
我们这一生所遇到的人,所拥有的财物,都是我们的福报,应该倍加珍惜。惜福之人福常在,只有惜福的人,才会有福。
古今有很多高僧大德,都用行动践行着勤俭惜福的精神。
弘一大师认为,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印光大师衣、食、住、行都极其简单,看到别人浪费会呵斥其不懂珍惜;虚云老和尚直到一百多岁的高龄,都保持着最简朴的生活;悟公上人曾题过四个字:崇简习勤。意思就是,人要崇尚简朴的生活,多做正确的事情 。
图 || 悟公上人墨宝
一张小小的餐巾纸,师父从来不会用一次就丢掉,用了,折一面,放进口袋,下次接着用。一张纸巾就这样折过来折过去,反复使用。这对我们这些身边的弟子来说,就是无声的教导。
大德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我们后人的榜样。“造福莫如惜福”,要自己珍惜生活上的一切福德因缘。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
勤俭、节制、简约、朴素,这是中国人历来就崇尚的优良品德。
我们这个时代,物质越来越丰富,每个人都拥有太多的东西。但实际上,我们生命真正需要的并不多,是我们的贪心让我们想得到更多。
安贫乐道,这是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一个人,当他远离道时,物质再丰富,也会不时体会到生命的单薄、孤独、没有安全感;而当他向道靠近时,温暖、光明、无畏、充实,坦荡荡屹立于天地之间,与古人齐肩,与贤者天涯若比邻,那才是在享受生命真正的的富足与快乐。
月明天心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关注美味分享
往
期
回
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