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惊世才子到一代宗师,辗转沉浮的传奇一生|弘一大师纪念日

2022-10-15 00:0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图片




今天农历九月二十,

弘一大师诞辰一百四十二周年纪念日

大家一定不会忘记,

去年北京冬奥会的闭幕式上,

那场最具中国浪漫式的道别,

一支赠给远行者的柳条,

一首国人传唱多年的旋律,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但是,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

《送别》的词作者就是百年前的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原名李叔同,

他的前半生是李叔同,

他擅书法,精金石,通诗词,达音律,

风花雪月,交友宴饮,是举世瞩目的天才;

他的后半生是弘一法师,

他把爱变为了慈悲,尝尽人间悲欢,

笃志苦修,是德高望重的一代高僧。


图片
图片


李叔同,生于天津盐商豪富之家。父亲李筱楼,与李鸿章、吴汝纶三人并称为晚清三大才子。后因看不惯官场黑幕,辞官经商,成一方巨富。李筱楼信仰佛法,一生乐善好施,幼年的李叔同早年也便受到了佛教的熏陶。

据说,他降生之日,有喜鹊口衔松枝送至产房内,大家都认为这是佛赐祥瑞。后来,李叔同将这根松枝携带在身边,终生不离。李叔同从小就才华出众,“二十文章惊海内”,能诗能书能画,擅金石、通音律,单拿出任一样都属翘楚,他在每一个艺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都让常人望尘莫及。


图片


论音乐,他被誉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启蒙者。他主编了中国第一本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在国内第一个使用五线谱作曲;是西方乐理传入中国的第一人。

论绘画,他堪称中国油画的鼻祖,是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最早创作者和倡导者。

论戏剧,他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先驱、中国话剧的奠基人,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

论书法,他的字犹如浑金璞玉,清凉超尘,精严净妙,闲雅冲逸、富有乐感,朴拙中见风骨,以无态备万态,堪称中国历代书法中的逸品。

论篆刻,他是西泠印社的元老;又曾亲自发起成立了继“西泠印社”之后的又一印学团体——乐石社,定期雅集,编印作品集和史料汇编,在近代篆刻史上领风气之先。


论教育,他一生执教大江南北,作育英才无数……


周恩来总理对曹禺说:你们将来如要编写《中国话剧史》,不要忘记天津的李叔同,他是传播西洋绘画、音乐、戏剧到中国来的先驱。



图片

1918年正月十五,李叔同正式皈依佛门。于杭州大慈寺出家,投礼了悟法师为师。未久,于杭州灵隐寺受具足戒,法名演音,法号弘一。

皈依佛门后,他一洗铅华,潜心戒律,笃志苦修,实践躬行,他云游四方,学习、讲习佛法。他说,佛法非迷信、佛法非宗教、非厌世、非说空以灭人。佛学的核心是慈悲之心,即利万物他人一切生灵之心。

图片
图片


弘一法师慨叹僧界为世所诟病者皆以不守戒律之故,于是发愿毕生精研戒法,初学有部之律,其后专弘南山律宗。法师操行至苦,苦修律宗,常年跣足芒鞋,孑然一担,过午不食,寒不逾三衣,于寺内,洗衣缝补,全都自己动手;外出云游,也不过一席一被而已。

除了苦心修行外,还不辞劳苦,四处弘扬佛法、授业讲经,闽南很多寺院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法师之所以成为律宗大师,不只是他对于律部的钻研和整理,而是他的实践生活,他对微细的戒行也能行守无亏,因弘扬南山律宗的缘故,被佛教界尊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

63个流年,在俗39年,在佛24年,他一生都在进行心灵和精神的探险。而他也确实做到了,最后铅华洗尽,返璞归真,一颗心历尽了世间的奢华百态依旧清澈如水。


图片
图片
图片

印光大师和弘一法师分别是净土宗和南山律宗的祖师,他们之间的渊源,在佛门中广为流传。

民国七年春,有居士倡印流通《印光法师文钞》,因缘际会,弘一法师应好友之请为文钞题词,在题词的序里,他虔诚地赞道:“余于老人向未奉承,然尝服膺高轨,冥契渊致”。在跋语中,弘一法师依旧对印祖予以了极高评价,他说:“老人之文,如日月历天,普烛群品,宁俟鄙倍,量斯匡廓。”

图片


之后弘一法师把印光大师作为学习效法的对象。也正是从此后起,弘一法师与印光大师有了通信往来,随着印光大师对弘一法师的不断点拨和指导,法师对印祖越发敬重。在1925年给好友王心湛的一封信里,他写道:“朽人于当代善知识中,最服膺者,惟印光法师。”

让弘一法师非常沮丧的是,当他在信中向印光大师提出“愿册弟子之列”时,却未得印祖首肯。于是便在佛前燃臂香,乞求三宝慈力加被,之后再次上书陈情,可仍然被婉拒。弘一法师并未因此气馁,他只再度“竭诚哀恳”,依旧未得准许的情况下,他决定从温州亲自前往普陀山法雨寺朝礼印祖。 

到了法雨寺,他顾不上休息,作揖向寺前看门的小僧道:“弟子弘一,想求见印光法师!”侍者答了一声“请稍候”后,便转身去了印祖的关房。不多时,回来作揖道:“师父吩咐了,概不见客,法师请回吧!”弘一法师被拒绝后,并未离开,他干脆坐在寺前那棵大树下等,他心想:印光大师肯定会出来,出来见了面兴许就能改变想法了。

傍晚时分,已顶着烈日苦等一天的弘一法师终于见到了和僧众一同出门的印光大师。弘一法师恭敬地站起并作揖,两人默然对视良久后,印光大师终于微微向他点了点头。


图片


民国十三年五月,弘一法师在法雨寺举行简单而隆重的拜师仪式,并随侍印祖七日,每天从早到晚,观察学习印祖的一举一动。每顿饭吃完,印祖都会将碗舔干净;或者留馒头一角,把菜碗擦干净后吃下;或者往碗里倒开水,荡涤干净,再用水漱口,然后喝下,惟恐轻易浪费剩余的饭粒。弘一大师将印祖的嘉言懿行总结为十六个字“注重惜福,力行习劳,深信因果,专弘净土”。

弘一大师虽然振兴南山律宗,但以净土为归宿,并随缘随分,尽力弘扬印光大师的念佛教义,他常劝人读《印光法师文钞》,颂扬印祖的盛德。

图片


图片

民国三十一年,弘一法师在晋江温陵养老院,中秋节还曾为大众讲经,并向院中老人讲说净土法要。不久示现微疾,拒绝医药、探问,专一念佛。二十八日,撰写遗嘱,交代妙莲法师负责后事。九月一日下午,在一张纸上写“悲欣交集”四字交给妙莲,嘱咐注意:

“如助念时见我流泪,并非留恋世间、挂念亲人,而是悲喜交集所感。”说完这一番话,依然默念佛号。

九月四日戌时,弘一法师在温陵养老院晚晴室圆寂,右肋而卧,神态甚是安详,令人不胜景仰。荼毗后留下舍利千余颗,于泉州清源山西弥陀岩及杭州虎跑定慧寺建塔供奉。世寿六十三,僧腊二十四。


图片
图片


法师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是绚丽至极归于平淡清寂的典型人物。

弘一大师的一生堪称“完美”,正如夏丏尊所总结的,“宗师一生,为翩翩之佳公子,为激昂之志士,为多才之艺人,为严肃之教育者,为戒律精严之头陀,而以倾心西极,吉祥善逝。”


图片


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


深悲早现茶花女,

胜愿终成苦行僧。

无尽奇珍供世眼,

一轮圆月耀天心。













图片



图片


图片

古文殊寺简介

 从弘一法师的这四个字,走入佛的世界

道宣律师问天人,人间做何功德为最大?

弘一法师:如何改变习惯?

甘露醍醐 | 拥有承担众生苦难的能力

自他同入解脱门

想克服昏沉,先从哪里突破?

古刹四时|这里,有你的故事吗?

佛弟子努力,正法就能久住

感受法华的境界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当场其他众生所发誓愿
· 出家的功德
· 【农历九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出家日】浅谈何谓佛教中的出家
· 病苦转为道用的窍诀|慈光普照,心灯长明
· 《一梦漫言》(十四)太平府、抵南京、不为众者不可亲近
· 农历九月十九 | 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日:跟着菩萨,出轮回的“家”
· 祂是宇宙中最具救护的力量,与你我有大因缘〡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 海尘得授记
· 九月十九,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 超时空的大悲救度
· 【茶香慧日寺】:是菩萨否
· 如何理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待人与克己的最高标准
· 其实,这都是善根相的体现
· 揭开我执、我慢,真理就在那里
· 修福 | 竹窗随笔(莲池大师)
· 你有把握临终念佛得往生吗
· 如白莲花之殊胜大愿
· 躲在菩提心的壳子里
· 深信因果②|信仰要落实于生活
· 共读寒山诗,找回被遗忘的“百尺树”|天生我材莫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