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知乎上的高赞问答,值得每个人思考

2022-03-29 00:00: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不久前知乎上有两个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Q“世界上还有比毒品更容易上瘾的东西?”

最高赞的回答是:“手机垃圾快乐。”




你每天花多少时间在屏幕上?


数据分析公司“DataReportal”给出了答案。在全世界,人们平均每天盯着屏幕的时间是6小时55分钟。这意味着,在我们醒着的时间里,一半的时间都在盯着屏幕。而这,仅仅是个平均值。 


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在社交媒体、外卖软件、购物平台上,这些程序背后都有着精密的算法,精准地读取捕捉并计算使用者浏览的痕迹,判定其喜好,然后有针对性的、精准地向使用者输出推荐,一方面很智能、人性化,另一方面,原本试图为人类带来方便的工具,却早已统治了绝大多数人的生活。


一方面,人类创造了算法,一方面又被它奴役。


在纪录片《The Social Dilemma》(《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中,曾在facebook工作五年并担任过图片社交媒体Pinterest总经理的Tim Kendall,说自己每天回到家里,几乎没有时间和孩子们相处,所有的时间都在看手机。熟知算法原理的他感到非常讽刺,“我白天去工作,构造一个把我当猎物的东西”。


Q 为什么每次玩手机后,

都会有一种空虚感?


图片


很多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有人说:因为事后你会发现你追寻到的那份成就感是虚拟的,而你为之付费投入的却是真实的生命精力。


也有人说:部分是因为自我鄙视,歉疚,感觉是没有能力,或者没有积极性去做更有意思有价值的事,所以选择用手机带来兴奋、刺激和麻痹自己。


其中,一位名为奇迹年的作者给出了高赞的解释,他说:


人的大脑可塑性非常强,这是所有自控力和意志力相关书籍的一致观点,相关脑科学研究也支持着这一论点。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大脑可以正向塑造,同样也可以反向塑造。而手机则是向负方向塑造大脑,使我们大脑变弱的大杀器。


互联网巨头对用户时长的争夺,导致各类APP的成瘾性越来越强,普通人对他们的产品越来越依赖,刷会儿抖音回个微信,点赞几条朋友圈,再切换到微博看明星八卦,看到种草博主的推荐,又切到淘宝,注意力持续时间永远不会超过10分钟,时间久了,大脑就会被折腾的注意力极其涣散。


我们大脑的工作原理和身体一样,都是“用进废退”,一个原本舒适区在10公里的跑步者,如果出于偷懒或其它原因开始跑5公里,他的水平将会从10公里迅速倒退到5公里。


同样,智能手机24小时不间断地推送通知,持续干扰大脑的深度思考,将会大幅减弱我们的专注力,原本你能专注思考两个小时,但手机隔几分钟给你推送一条新闻、未读消息,打断你的思考进程,久而久之就会丧失深度思考能力,人也就废得差不多了。因为你只能进行“五公里的思考“,当工作或学习需要你进行”十公里的思考“,你就跪了。而你的竞争对手则可以进行”马拉松级”的深度思考。


大脑在处理内容时的运行机制和电脑很像,都有一个预热的过程,也就是先把内容加载进内存,再进行处理运算,如果你的大脑刚加载几KB的数据,还没完成预热,就被手机干扰了,你的大脑将永远停留在几KB的处理能力,一旦要处理稍微大点的数据,内存就会溢出。这种情况的外在表现是,你在学习的时候很容易走神儿,或者在思考复杂问题的时候很容易思维混乱,不得不一遍一遍从头开始理顺逻辑。


如果你再沉迷算法推荐给你的内容,那就全废了。


算法推荐时代的内容创作,第一要义就是“爽”,有句话说,音乐人为了押韵可以写出任何没有逻辑的歌词,而算法平台的创作者为了让观众爽可以创作出任何内容,抖音的影视剪辑号,已经内卷到把浓缩成5分钟的电影,再剪出最吸引人的几秒放在片头。


我们的大脑如果习惯这种内容的“喂养”,刺激点就会变得非常高,结果会是你再也无法专注去看那些大部头的书籍,与那些充满“爽点”和“虚假获得感”的内容相比,大部头的书读起来毫无快感,即使你相信它对你非常有用。


大脑对“爽”的内容的渴求,与成瘾机制非常类似。大脑喜欢被新鲜细碎的内容冲刷,是因为它会让大脑产生多巴胺,在历史的长河中,多巴胺对人类来说一直是奢侈品,大脑对多巴胺的渴求会激励着人们去奋斗,但是当大脑习惯打开手机就能获得多巴胺,就会再也无法忍受枯燥的深度阅读。


最可怕的是,当你失去深度思考能力以后,会导致你看不清新事物的底层逻辑,错过各种翻身机会。而被手机干废大脑的你,工作效率会不断降低,整个人变得浑浑噩噩,焦虑感持续上升,陷入内耗不能自拔,连工作、学习都应付不了,理想和未来也就不要指望了。


于是你开展自救计划,下载各种日程管理软件,给自己安排一堆学习和健身计划,严格控制玩手机的时间,但是注意力和自控力是一体两面,注意力下降的同时,自控力也会减弱。始于雄心壮志,陷于自控力不足,你的自救计划大概率会一次又一次失败。


你问我为什么这么了解?因为我也深受其害。


Q 如何抵御这种虚拟的诱惑?

图片


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跟强大的算法系统对抗,夺回自己的生活?


这不是个简单的决定,有人开始尝试使用老年机,又在一周后重回智能机;有人限定手机使用时间,又会冲动地打破约束,最后刷到停不下来;也有人卸载了软件,又在不久后安装。


在新时代,我们该如何和数字技术共处,拒绝诱惑,妥善处理人和技术的关系,值得每个人深度思考。

图片


三参法师:

我们人都有低级性、愚蠢性的一面,贪嗔痴中的“痴”就是愚昧,这愚蠢性就像不能拒绝食物诱惑的鱼,一旦上钩它就不再是鱼了,它会被抽离出它的世界,那不再是它畅游的江湖,它将变成别人砧板上的食品。


手机刷屏会使人变得碎片化,而且很累,一个人累就很难聚焦。你想安身安不下来,有时候用笨方法就是睡一觉。年纪轻的话,通过睡觉这种最原始的方法又会让六根安下来、寂止下来,然后让元神归体。


但是如果我们知道手机网络的过患又无法截止,生命就会陷入一种低效率的状态,然后通过吃饭、睡觉重新蓄积精神。但是又看手机,又散乱,然后再吃饭、再睡觉,这样就陷入低效率的恶性循环。


我们把生命投置于一个虚拟空间中,就像一个人买了股票,又被套住了一样。我们迷失在业报的假相中,被自己的业所折射,又活在自己业的影子里。就像电影《楚门世界》,除了楚门自己被蒙在其中,其他人都是演员,连城市都是为了拍电影建设的。这个城镇所发生的一切都是经过设计的,里面有编剧、导演、演员、灯光、摄影,它是多种元素的大综合。一切都是假的,这才是它的真相。


终结是有方法的,因为苦的果是从集谛的因里来的,所以断集就可以灭苦。知假就不着假了,如果知道假,你还住在假的身心上吗?你还把假当“我”吗?还执着这个假的“我所”去生贪嗔痴吗?不会了。这样我们的生命就能从错误的立场里抽离出来了。


图片
图片

这个春天,播种下福报的种子

图片

清凉福城 | 以常惭愧心,及时忏悔

图片

【清凉福城】人生常如此,就是最吉祥的

图片

【清凉福城】为谁流下潇湘去

图片

【清凉福城】戒为无上菩提本

图片

忆少年|纪录片《觉岸》第一集

图片

大浪淘沙始见金|纪录片《觉岸》第二集

图片

【MV祥年首发】在五台清凉山,觐见智慧文殊圣尊

图片

清凉剧场|文殊菩萨化身显圣之贫女乞斋

图片

【清凉剧场】当丰干禅师遇到文殊菩萨

图片

2022春节贺岁片温暖献映|《都挺好》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为什么修行要向愚夫愚妇学习?
· 升维解围、无为高维
· 《天台宗纲要》讲记合集 {精美版}
· 修行要发誓愿力——《灵峰宗论·示元白》 第三课
· 如果有善根,当你读到他们的文字,都会有这种生命的同感与震撼
· 净土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纪念日 〡他,是阿弥陀佛在人间的化现
· 降服的,都是内心世界的投射
· 那实际上是一个妄念 ... ...
· 想克服昏沉,先从哪里突破?
· 这个春天,播种下福报的种子
· 善巧,从大悲心里来
· 佛陀的涅槃是为了什么
· 这是一份来自圣地,特殊的加持【中英意语】
· 圆瑛大师:戒杀放生,是学佛之行
· 拥有真正的三皈体
· 石佛之缘:中国早期石雕造像欣赏之一
· 在无常世界里,拥有一座安全岛
· 只有对三宝了解得很清楚了,才能紧紧地依靠
· 不离依止
· 【释迦牟尼佛本生故事】成功飞出笼子的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