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一定变成“不一定”

2022-03-08 00:01: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大乘起信论》里讲,“经一万劫,信心成就故,诸佛菩萨教令发心”。也就是说,从初发心,到信心功德成就而进入初住位者,需要经过一万劫的时间。

一万劫是什么概念?佛陀“百劫修相好”,修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一百劫就够了。一百再乘一百才是一万,生个信心就这么难。

根据《菩萨璎珞本业经》所列,菩萨有五十二个修行位次,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十信位是修行的基础。


图片





可是我们哪有时间一万个劫跟着学?

如果连净土法门无量光无量寿起个信都得一万劫,那众生解脱还有希望吗?

如果解脱没希望,这不是骗人吗?

本来十信已满,才能够入“住”位,才能得大乘体性的“定”,但这里还是有窍门的,佛法里叫方便道。以窍诀这样一修你先得定,得了定然后再起信。好比先跟你说苹果,你不知道啥叫苹果,如果师父拿一个给你吃,吃完了告诉你“这个水果叫苹果”,那你就知道了。

图片

这窍门从哪里来?从佛菩萨大悲智慧体性中流露出来。诸佛菩萨的究竟智慧,依着众生信心这种殊胜的缘,能快速地转染成净,扭转众生那些造成历劫不能翻身的邪见。邪见扭转了,等于轮回的因没有了,所以一刹那就能超越一万劫,而快速获得无偏的正定。

这也就是在佛教中,这些大乘菩萨一样的法师为什么要讲经说法,为什么要摄受众生的缘故。如果没有大乘菩萨摄受,一万劫之后,我们就能自然地明白大乘本性了吗?我们轮回到现在,多少个一万劫也不止了,实际上也没生起大乘的信。但是如果有善知识摄受,有可能一场听下来,就给你缩短了五千劫……




图片
图片





除此之外,如果说要达到究竟地成佛,或是要证得小乘的圣果、证得大乘的圣果,一定要多长时间吗?

时间不是唯一的参数。如果没有诸善因缘,没有诸佛菩萨摄受我们,我们无量劫轮回到现在,再轮回无量劫也有可能;但是佛菩萨来救度我们,我们又能够配合,那就有可能把轮回结束,有可能产生出小乘的果位、大乘果位。

我们来到寺院修行,就是为了修改那个定数,把它变成“不一定”——你不一定永远轮回,你不一定要过多少劫才能够证小乘果,你不一定过多少劫才能证大乘果。但是首先,我们要往这个方向上去实践、去努力。

                                        ——三参法师




图片
图片

一千多年前的今天,唐代两位祖师同日西逝〡岁月不居,精神长存

图片

冬奥会上的这首《送别》,作者竟是百年前的一位出家人

图片

缅怀当代禅宗巨匠灵意长老〡遗风不灭 世范长存

图片

说说“假”与“空”

图片

此刻的平凡,有意义吗?

图片

什么是幸福?

图片

真俗二谛双运,这是殊胜的修行

图片

这个见是成佛的因

图片

抓住这个救生圈,慢慢你就从苦海上岸了

图片

好久没看到这么好看的电影了

图片

收藏丨2022年诸佛菩萨圣诞吉日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今天,给我们的女神们点个赞
· 楼宇烈:传统文化才是我们的原创
· 没有佛菩萨的倒驾慈航,我们是万万越不了生死轮回的苦海的
· 了生脱死是什么?无量劫的轮回又是什么?
· 绍云老和尚: 佛法是在纸条上吗——接法要像祖师样有行持
· 听经闻法才会破颠倒妄念生起智慧
· 人生拥有大目标,就会超越小烦恼
· 用分别识皈依,哪里皈依得到?
· 一千多年前的今天,唐代两位祖师同日西逝〡岁月不居,精神长存
· 是什么,卡着我们自己?
· 他说,一草一木都有佛性 | 天台九祖荆溪湛然尊者圆寂日
· 画话|别逗了,看过《西游记》就懂唐玄奘了吗?
· 佛法的次第,就是这样一层一层安立出来的
· “离苦得乐”,这四个字对多少生命来说,是望尘莫及的渴望
· 星云大师:行善要趁早,求法要及时
· 【中韩双语】慧日法语甄选 |巧把尘劳为佛事
· 大美山西彩塑巡礼(唐、宋、辽、金、元)之二
· 一个修行好的人,他的身体会怎样?
· 归隐山林,这并不是最难的
· 不要把宝贵的人身去做无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