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小程序:
《天台宗纲要》第二十五课视频时长约47分钟
为什么会有别教这样一个位次呢?在经典上,佛陀花了大量的时间,实际上就是讲菩萨的教、理、智、断、行、位、因、果。
虽然圆教的理可以说是法尔如是的,佛陀没成道前,圆教的理也在那里,但凡夫人没办法知道。就像现在,除了一维、二维、三维,请问十维空间在不在?但我们想要明白是很困难的。所以这方面的教,实际上是佛陀陪着弟子们,引导弟子智慧增长。
《放生仪轨》里说:“一究竟,一切究竟,一清净,一切清净,一自在,一切自在。”实际上佛教里,连放生仪轨都是属于圆教的。别教根性的众生,没有办法了知圆融三谛的道理,不能三智一心中得;不能一断一切断,断一切惑;不能一行一切行,在一行中摄一切行。
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能在一行中利益无量无边众生,但藏、通、别根性的众生没有办法知道。
《法华经•从地涌出品》里,弥勒菩萨和八千恒河沙诸菩萨众都特别惊讶:佛陀从菩提道场成道以来并没有多长时间,我们这些跟着佛陀的常随众,都没见过这些从地涌出的无量无边大菩萨众,佛陀是怎么教化他们的呢?
“譬如少壮人,年始二十五,示人百岁子,发白而面皱,是等我所生,子亦说是父,父少而子老,举世所不信。”连弥勒菩萨都没办法了解佛陀的圆教的境界。
别教的根性,是三界外的钝根菩萨。虽然是钝根,但我们有福报拜见吗?阿罗汉要想拜见都不容易的。这里的钝根是跟圆教的利根菩萨相比较而言的,别教的菩萨,我们不要说望尘莫及,就连尘都看不到。
智慧愈高,实际上观察就会愈细。我们的见地要像站在须弥山顶一样,有很高的智慧,但是这高智慧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表现在对因果抉择的微细上。
作为凡夫,我们有时候连三世都不承认,但藏教的圣人,就知道有三界、六道轮回;别教这些已经出了三界的菩萨,祂们看三界就更清楚、更微细,三界中的每一相都能看到。就像苦谛,藏教讲苦谛就是三苦、八苦、十苦、百一十苦等,但在别教的菩萨看来,这个苦就是无量诸苦。
对于别教里出三界的菩萨而言,祂们对中道真实义谛还没有领悟,这与圆教相比属于无明,这个无明最后生出的是不思议变易生死。
凡夫在生老病死的轮回苦海里流转,那别教的因和果,是属于菩萨的因果范围,所生的土是佛国。别教两种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所感生的一个是方便有余土,一个是实报庄严土。
第三章、别教
(一)立名的意义
(二)别教的根性
(三)别教的道理
甲、无量四谛
乙、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