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有很多“坎”要过,你在哪一关?

2021-09-17 02:29: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图片


      我们在这里生活、学习,要学会珍惜、感恩一切;另一方面这么多人为我们维护着,我们的身心世界怎么融在法里?比如我们念佛,这一句阿弥陀佛,嘴闭起来怎么念?无量光无量寿是什么意思?我们的身心世界要去皈依在这里面的。


      煮云法师曾经讲,他说出家人先是学“小”,小到后来“无我”,这个是标准,真的无我了,佛法都体验了,那当你住持佛法,要利益众生的时候,“我”要去承担,那“我”要大起来,承担的事业、力量也越来越大,这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




图片


      佛陀的经典跟世间的书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祂是经典,不是字典。只有你自己印证过的,讲的时候才有力量,那就不是一种学识、知识,而是一种生命的智慧。


      佛教是有标准的,我们现在缺少僧才。我们昨天看到的,那些法师都是八九十年代出家的,已经能传戒了,能做大师父了,这是很可喜可贺的。这些老和尚交给他们的责任,弟子们承担起来了。


      你知道一个人要成才,一方面祖祖辈辈能够解脱,另一方面,祖祖辈辈在世间轮回的福报都没了,所有积累的福禄寿、功德都要贴到这个人身上,这不容易的。世间人的成才,所谓的光耀门庭,大家都喜欢的,出家界的成才是什么?代表你能利益社会,能广度众生了。


图片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修行,秘密地积累功德,来这世间度众生,你知道要积多少生多少世的资粮。阿弥陀佛就入定修了五大劫,所以说开智慧要慢慢来,这是急不来的。你每天如理如法功德很大的,清清净净的,就像种粮食一样,天地日月的光照、大地的营养,稻谷里面才能充浆,一天、两天、三天,经历多少天谷子里面的浆水才能饱满,然后从液体的变成半液体的、固体的,最后稻谷成熟了,头低下来了。


      当我们想学佛、求解脱,这是一个坎。然后你会修了,会小乘修法了,你能无我了,哪天叫你放大“我”去承担,行菩萨道又是一个坎。


      一个会躲在法的寂静里的人,你让他去承担众生业,这是一个坎。当我执换成法执的时候有可能更深,这就是《法华经》里的妙,声闻、缘觉授记都是好久之后才成佛。实际上我们一个小小的、虚妄的我执要破都要很久,有法的我执,有可能需要更久。所以文殊菩萨说更高的智慧的时候,连罗汉听到都害怕。我们现在处于什么坎当中,要想一想,自己要突破的是什么。

图片

古文殊寺简介

古文殊寺佛像随喜

古文殊寺原创短片合集

文殊菩萨智慧灯共修活动通启

那年,一位出家人的坐姿,感动了世界

一个人要想明心见性最重要的是什么?

每天都礼拜,这十种礼敬之法您了解吗?

道宣律师问天人,人间做何功德为最大?

经历过死亡的威胁,我们会因此珍爱生命吗?

甘露醍醐 | 你的光明,将在这个过程中越放越大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咒语观修】《开咽喉真言》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
· 【音频版】五台山之旅 | 镇海寺
· 修行人不要忽略了作为一个人该有的优良品格 | 诸比丘七不退法之第六组(二)
· 请这灵动的莲花代表我们的心,奉献给把佛法住持在人间的善知识
· 【消业培福】合掌的功德
· 【悟道法师净土精要】多念佛少说是非
· 【德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汝意不可信
· 【真正的修法】面对一切的境界考验,于道上会
· 甘露醍醐 | 善知识是大因缘
· 日诵净行品35愿——出生死海,具众善法
· 善恶业力的牵引,铺就了我们的人生轨迹
· 只要走在正确的路上,哪怕慢一点也不要紧 |诸比丘七不退法之第六组(一)
· 悟公上人 | 六方诸佛现广长舌相赞叹这部经典
· 你不相信的前生后世,正决定着你的今生
· 印光大师: 只教用功法,莫炫己境界
· 【西班牙英语韩语视频】声声“能持”,跟佛接轨
· 日诵净行品34愿——心得解脱,安住不动
· 究竟的皈依处
· 念念之中去择法,择出我们的大般涅槃性 | 诸比丘七不退法之第五组(七)
· 悟公上人 | 每一尊佛都有无数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