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虚云老和尚如何演绎轻安

2022-08-10 06:0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生活越简单,

我们的心地就会越单纯;

心地越单纯,

获得轻安的机会就越多。



图片



净慧法师生平简介



向上滑动阅览


净慧长老,俗姓黄,1933年古历8月27日出生于湖北新洲,圆寂于2013年4月20日6点26分。享年81岁,僧腊67载,戒腊63年。


净慧长老接法于近代大德虚云长老,以中兴佛教为己任,实践人生佛教思想,为后世留下珍贵的禅法智慧。


长老一岁半即由父母送入尼庵抚养。1951年,赴广东乳源云门山大觉禅寺,于虚云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


1953年,虚老迁江西云居,修复真如禅寺,长老奉虚老之命,留任云门寺监院,时年20岁。


1955年,长老因病前往云居,仍任虚老侍者,并协助当年冬天的云居传戒法会。长老朝夕亲承虚老之耳提面命,获益良多,深得虚老器重。长老承虚老之殷勤付嘱,亦以一身兼承禅宗法脉,为禅宗五家七宗之嗣法传人。


1956年,中国佛学院成立,长老即被虚老送去深造,从本科一直读到研究生,成为中国佛学院首批研究生。


1979年初,长老重返北京,参与中国佛教协会相关政策落实、教制建设、寺院恢复等工作。


1981年《法音》杂志创刊,长老担任主编,直到2002年,他先后当选佛协理事、中佛协常务理事、中佛协副会长。


1988年,长老应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局之邀请,负责筹备组建河北省佛教协会,并当选为会长,同时主持柏林禅寺的重建工作。


1989年,创办国内首家以弘扬禅宗文化为主旨的刊物——《禅》。


1993年,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净慧法师开示


有些真正的修行人,走路脚步很轻,说话声音很柔软、很低,与人交谈满脸笑容、满脸慈祥,和蔼可亲,一切言行举动都有禅者的风度,给人一种飘然若仙的感觉,那就是轻安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动辄说某某人有修养,某某人修养还不行,实际上就是看其轻安的程度怎么样。


我在虚云老和尚身边朝夕不离有近三年时间。每天看到老和尚的生活起居,作息饮食,都是非常有规律。他每天洗脸的动作都是那个样,不会改变一点。每天洗脸都是那几把,都是那一点水,都是那一个固定的动作。而且用的是一个小脸盆,不会把水溅在地下。从那些很微细的地方,就可以看出一个禅者的生活艺术。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洗脸,洗完脸就打坐,每天都是那个样,生活规律不会乱,不会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生活好像是刻了板一样,每天必须有秩序地做那几件事情。


生活越简单,我们的心地就会越单纯;心地越单纯,获得轻安的机会就越多。凡是生活很乱的人,基本上都是心粗气浮的人。心粗气浮的人肯定与轻安没有缘。轻安是和那些生活有规律、很文静、很和畅、很柔顺的人有缘。



图片



老和尚走起路来,尽管他那些大年纪,穿的鞋并不是很跟脚,但是他走路鞋不会拖在地下响,不会有响声。脚总是能够抬起来。轻抬脚,轻放脚,不会使鞋拖得响。鞋在地上拖,一是有声音,一是鞋容易破损。最重要的还有一条,如果你脚下踩到蚂蚁的话,你的脚轻抬轻放,蚂蚁踩不死;要是鞋在地上拖一下,蚂蚁拖死了。所以举足下足,直接关系到爱护生命、培养慈悲心。


老和尚吃饭,每餐定量,不会这一餐多吃一点,下一餐少吃一点。只要他身体健康,身体正常,进食都是定量的。进食定量对于身体健康有极大的帮助。因为我们的消化系统的功能,每天能够有多大的工作量,随着年龄的变化,消化系统的功能也在变化。所以每天适量地进食,绝对有利于身心健康,并不是说越吃得多就越好。因为吃得多并不一定能够完全吸收得了。吸收不了,徒然造成肠胃的负担,而且还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从老和尚的身上,就可以看得出禅者的那种轻安自在的生活心态、生活艺术。


他作为一个老人,穿的衣服补了很多补丁,是百衲衣,但是全身上面干干净净,不会像有一些老人,吃饭把饭粒掉在身上,把菜汤滴在身上,胸前就好像是炸油条的人一样。虚云老和尚他不会。干干净净地,清清爽爽地,一件衲袄衬托那一把银须,真是仙风道骨、和蔼可亲。尽管老和尚每天很少有笑容,但是走到他身边还是如沐春风。



图片



一个禅者的慈悲心,全从他整个身心世界、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来。他面部的表情,他的眼神,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充满着慈悲、充满着轻安、充满着禅悦法喜。所以我们学禅的人、修行的人,看到一些老和尚的像,就要仔细去观察,观察他的衣服怎么样,他的手的姿势怎么样,他的面部表情又是怎么样。从这些地方就可以看出禅者的内心世界,那就是我们学习的地方。


所以学禅,要有一种柔顺的心态,使自己的身和心,每天都在轻安中度过。轻安是禅定的一种表现。轻安不仅仅是一种世间相,不仅仅是一种有漏法,轻安也通无漏法。轻安而不着相,那就通无漏法了。在开始练习轻安的时候,可能会着相;做得运用自如了,就不会着相,一切都顺其自然,不求轻安而自轻安,那个时候就是一种无漏善法。这种无漏善法,有助于我们获得各种无漏的禅定。



图片



月明天心

图片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图片

关注美味分享




身为父母,你会怎样教育孩子?


顶门,那是佛的位置


关于信仰,我们应该了解的事





相关文章
· 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 | 智慧大势遍至十方,百宝光明普照众生
· 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 恭迎无边光炽身大势至菩萨圣诞〡祈愿佛光普照,见闻得福
· 化生于兜率天丨弥勒菩萨传(三)
· 将“孝”字顶戴在头上的菩萨 | 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
· 为什么修文殊菩萨的法能即身成就?
· 中国孝亲报恩的传统与佛教中的盂兰盆节
· 梦参老和尚:没有善根,如何被救拔
· 在无常的状态下,我们在什么地方安身立命?
· 孝亲报恩月,怎样才能报答今生及累世父母之深恩?
· 不分别,是一种三昧耶
· 【农历七月孝亲报恩月特辑】供佛斋僧超拔历代祖先、历生父母
· 珍惜当下
· 极乐世界,为什么叫“极乐”?
· 【茶香慧日寺】如何得到传承
· 因果报应,真实不虚 ||《地藏菩萨传》(第32回)
· 真正的“加持”从哪里来?
· 微信公众平台
· 入定于慈心等持中 | 弥勒菩萨传(二)
· 所有开悟的祖师大德都有这个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