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观看讲课视频
课程:《天台宗纲要》第六十一集
讲解:上传下喜法师
地点:宁波慧日禅寺
时间:2018年
时长:48:49
藏
通
别
圆
《天台宗纲要》
静权大师 述
第六十一集(一)
圆教
(六)十乘观法
1.观不思议境
2. 真正发菩提心
3. 善巧安心止观
4. 破法遍
(六)十乘观法
第四、破法遍。
法性清净,不合不散,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原不可说破与不破。但因一切众生,多颠倒,少不颠倒,破其颠倒,令不颠倒,所以要遍破诸法。
上面已说善巧安心止观,若真能善巧安心,定慧即当开发,定慧开发,则不须再讲遍破诸法;唯有欲善巧安心,而不能相应,于是就须要以即定之慧遍破一切颠倒,所以接着要讲破法遍。
--- 《天台宗纲要》原文
为什么要说破法遍?就是有标准答案了,法性清净。但是众生颠倒,并不知道自己的法性清净。
对于法性清净之道来说,“不合不散,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原不可说破与不破”,这个也是不得已。虽然众生具足如来智慧德相,众生相不可得,但实际上满大地是众生,更不要说鸡鸭猪狗了,人都是见浊一片,所以才有了破法。
(六)十乘观法
第四、破法遍。
然破法要依门,门有多种:有以文字为门,有以观行为门,有以智慧为门,有以理为门。
现在不论后三门,但论文字一门。文字门即是教门,教有四教:谓藏教、通教、别教、圆教,现在且置前三教,但说圆教。
圆教中又有四门,谓有门、无门、亦有亦无门、非有非无门,现在且置余三门,但说无门。无门,即是空无生门,即用空无生一门,便可以遍破诸法。
--- 《天台宗纲要》原文
破法就有这么多门——文字门、观行门、智慧门、理门。文字门里面分藏、通、别、圆,圆教里面又分有门、无门、亦有亦无门、非有非无门。
从现在哲学上来说,只剩下一些名词了,科学几乎什么都能计算了,但如果让他计算这个的话,最多能计算有门和无门,“亦有亦无门”,怎么计算?特别是我们修行的心地法门,怎么计算?“且置余三门,但说无门”,无门即是空无生门,“即用空无生一门,便可以遍破诸法”,这个厉害了,像金刚宝一样。
(六)十乘观法
依空无生门破法,有三种:
(一) 从假入空破;(二)从空入假破;(三)两观为方便,得入中道破。
--- 《天台宗纲要》原文
为什么从假能入空?因它本身就是无自性的,无自性空故,又叫无自性空。同样的,我们人可不可以这样推?我们平时都以为有个“我”,当用这个无生来观自己的时候,把“我”这个粗烦恼转为智慧的时候,我们就会有受用。
物理学家薛定谔说,生命就是通过大分子的有序性来克服小分子和原子的无序性。当理性建立起来的时候,当小的我执的壳子被大的智慧状态代替的时候,实际上就会呈现出一种解脱的状态。就好像春雨过后,树根的土壤就开始松动,温度合适了,土壤里的微生物也开始大量繁殖了,然后土壤就能耕作,就能产生树根所需要的物质。
一样的道理,人也是的。当人安住于无生的状态,从空入假也好,从假入空也好,只要 “一切法空无自性,不从自生,不从他生”这种智慧现前的时候,我们的生命也可以解脱了,我们生命的树根也可以舒展了,因为没有这个“我”罩在这里了。我执越强,我见越强,不单单伤害自己,还伤害别人。为什么伤害自己?你是个凡夫,只要有我执、我见,你身体的七经八脈是不可能活跃的。
当空假观的时候,我执、我见被缴械了,身心就开始放松了。所以修行的时候,第一就是松坦而住,这也是一种理性的状态,然后再依着这个见,开始更深层的放松。如果是浅的放松,那跟练气功没有什么两样,所以还要带上这个见地,彻底地让生命在广阔的虚空里翱翔。这就叫妙法。
当我们空观的时候,实际上这些假也在有序地发展,成就着我们的三十二相。我执越重,相貌越难看。社会管理也是这样的,无为而治是最高明了,但这无为而治是道的状态,才能达到无为而治,因为我们失道久矣,所以要加上法制,加上道德理性。实际上最好的状态,就是自然而然的。
过去有一个宰相,本来是将军,后来皇帝叫他做宰相,他做宰相三年不管事,后来全国大发展。
我们也是这样的,平时我执、我见天天笼罩着,三座大山罩着,当把我执、我见消除了之后,当恢复到心的本来状态的时候,那就不一样了,这个假就变得合理了,就不是被贪嗔痴所支配的。
这就是如来智慧德相,这个德相是相应于智慧的状态的。这时候连肉身都会发生变化,甚至《妙法莲华经》里说,当我们有这个见的时候,父母所生的肉眼还复清净,就可以悉见三千大千世界。
从假入空,是小乘解脱;从空入假,这是菩萨解脱,菩萨以空性而产生微妙缘起;空假两观双运,非一非异,这实际上就是以佛道而解脱。
我们这个身心世界是不是假?一假一切假,只不过我们迷惑在这个境界里。我们认为自己是人,这需不需从假入空?要不要认识我们的心性?要认识的,要认识“一切法非法,是名法。众生非众生,是名众生”。这是我们第一个需要明白的,这个明白了就是一种解脱。
从凡夫的正报、依报中解脱,回归我们的心性,我们的清净心性跟佛是一样的。我们皈依佛了,也得到解脱,就能从我们的正报、依报的牢笼里逃脱出去了。
修行首先要有出离心,从假里面出离,从假入空。但也不能执着在空性里,沉空耽寂,这又会变成小乘的有余涅槃的过失,所以要再从空入假,菩萨以众生所需行六度万行,做能利益众生的事。空假圆满了,就是佛了。
扩展学习资料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非破非不破何故言破。但众生多颠倒少不颠倒。破颠倒令不颠倒。故言破法遍耳。上善巧安心则定慧开发。不俟更破。若未相应。应用有定之慧而尽净之。故言破耳。然破法须依门。经说门不同。或文字为门。大品明四十二字门是也。或观行为门。释论明菩萨修三三昧缘诸法实相是也。或智慧为门。法华云其智慧门是也。或理为门。大品明无生法无来无去即是佛也。依教门通观。依观门通智。依智门通理。理为门复通何处。教观智等诸门悉依于理。能依是门。所依何得非门。虽无所通究竟遍通。是妙门也。
--《摩诃止观》卷五
智者大师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