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规矩,不能不懂

2021-03-11 22:01:00 发布: 人气:2
图片


每一天都是不可重复的

图片


我们做的每一堂功课,虽然每天都这样重复着,但是今天的就是今天的,明天的就是明天的,它们是不同的。每一天的地球跟太阳、月亮在二十八星宿、在银河系里的转位都是不一样的;每一天这个世界的业障是不一样的,业气是不同的,来的有缘众生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要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中唯一的一天,不可重复的一天,带着这样子的理解去做每一堂功课,就会做得特别有质量,供养诸佛菩萨就会特别殊胜。


一代一代的祖师大德把汉传佛教的梵呗传承至今,在出家人受戒的戒场上,当传戒的大师父带着几百位戒子一起唱诵的时候,这个场景是很震撼的,所以我们就知道为什么出家人要以戒为标准了。


图片

要懂得规矩


图片


我们出家以后学戒,乃至受戒,不仅仅是戒的内容,受戒的方式和仪轨,都是对我们身心灵的一种洗涤。


所以我们没受戒的时候,往往会觉得为什么我是沙弥就要恭敬比丘呢?但是受完戒以后你就会心服口服,会觉得有戒体加身是真的不一样。所以我们在没有这种体验的时候,要懂得规矩。


我去英国牛津大学做讲座的时候,他们就跟我介绍,在校园里面,学生只能走在道路上,而路边绿油油的草坪,只有教授才可以踩着走。食堂也是这样,虽然大家都在一起吃饭,但是教授坐的地方就比学生坐的地方要高出一个小小的台阶,这个地方学生是绝对不会去涉足的。这就是规矩,对于教授来说,他获得的是一种尊严,对于学生来说,也表达了一种对老师的尊敬。


图片

稳稳当当地念佛


图片


我们大家也是这样的,贤良的人往往就会很调柔,他会很自然而然地想:“哦,我刚出家,我对早出家的师兄要恭敬。”但是有的人就是我执重,贡高我慢,看什么都有逆反心理,他就会觉得:“我出家就是求平等的、求解脱的,我为什么要恭敬你啊?”


我希望我们都是前面的那种人,哪怕是受了戒了,我们还是要对老戒心生恭敬,还是要遵守次序的规矩。


其实这就是在训练我们自己的谦下心和恭敬心,一个人能拥有这种品格是非常宝贵的。念佛也是如此,当我们的心正了,我们念的佛也会稳稳当当的。

图片


融在这声佛号当中


图片



念佛就是要老老实实,念佛是因,得生净土是我们的愿望。得生与否还要不可少善根、福德、好因缘,我们大家在这里,如果因缘都很好,每个人都很调柔,对人也很恭敬,你就特别容易融在这个佛号当中。


所谓净土,就是心是干干净净的,心是透明的,心是调柔的,没有粗重的我执,没有粗重的烦恼,所以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才能得生彼国。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中日双语】慧日法语甄选 | 找到自己的智慧体
· 净土圣贤录 | 莲宗初祖慧远大师
· 佛七开示 | 如何念佛?
· 甘露醍醐 | 念佛没有念到自然而然、不念而念?
· 这笔财富你明明拥有,却仍在四处寻求
· 【佛典故事】髻珠喻
· 老老实实修行,也能开悟的
· 龙华三会愿相逢,您,约不约?
· 【中法双语】慧日法语甄选 | 把“我”搞定
· 甘露醍醐 | 如果对自身的烦恼相没有认知……
· 这个大数据行程码,中国古人早就运用了
·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可以观想自己成为善财——《普贤行愿品》讲记第四课
· 详解这幅流传千年的图的甚深义
· 【佛典故事】六根门头好修行
· 就这样平凡地、觉悟地生活着
· 印光大师谈因果与心性
· 【中日双语】慧日法语甄选 | 智慧如佛母
· 念佛究竟有多少好处?
· 佛法的延续,靠的是什么?
· 甘露醍醐 | 他为什么不相信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