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故事】心寂欲除

2021-02-26 19:3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图片



佛典故事连载系列之

《心寂欲除》













    

     过去,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精舍时,为所有的天人等四辈说法。当时有一年少比丘,为人顽固愚痴、质直粗野,对法不甚了解。因情欲之想未除,经常想到男女之欲,无法自制,为此障道因缘而苦恼,不想继续留在世间。一日,比丘独自思惟:「因为有此男根所以令我勤苦,历经无数劫的生死轮迴,三涂六道也是因为色欲而起,如果将它断除,就可以得到清淨,就能契悟正道;如果不将它断除,今生无缘得道。」便决定到檀越家借一把斧头,想要断除男根。


     世尊观察到此一因缘,知道这位比丘愚痴无智,真正的道是从这念心做起,心才是根源;假使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想要断除男根,不仅会害死自己,而且会造业堕落受苦。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图片
图片


汝心

     于是世尊来到比丘的房里,问道:「你想要做什么?」比丘看到世尊,放下斧头,恭敬礼拜,说道:「因为学道已久,这念心却始终为欲念所牵,无法作主,因此自责所有欲念都是因为男根而起,想用斧头将它断除。」佛对比丘说:「你实在愚痴不解道理!想要契悟、证道,首先要先断除愚痴。能除去痴心,然后才能制伏这念心。心,才是一切善恶的根源。欲爱的根源来自于这念心。制伏此心,心定意解,方能契入正道。」


     佛告诉比丘:「十二因缘中以愚痴为根本,痴是所有罪恶的源头。真正有智慧的人,就是要先断除痴,然后才能够得定。」听完世尊的开示,比丘惭愧地自责道:「我实在太愚痴了,长久以来迷惑不解,不知道经典中所说的道理,今天听闻世尊的开示,始知心是一切的根本,这个道理实在是太微妙了!」比丘思惟此理,专注数息观法系心于定,遂不再随情欲所动,诸欲皆息,渐得入定,最终成道证果。



--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经 ‧ 卷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佛说四十二章经》言:「有人患婬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爱不重不生娑婆,心不一不生极乐」,有一些些,就还有一些些,修行学佛就是要找到源头,这念心就是根本。若是放纵这念心,则会丧命坏本,轮迴不已;若能制心一处,则无事不办。所以佛说:「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汝心。」

 

(此评论仅用于引导,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 ◆ ◆ ◆





声明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

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图片
图片

▇ 扫码关注我们 ▇

你要做的

无非是|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法华圆顿的千古公案
· 慧日法语甄选 | 寺院,凝聚了中华文化的高度能量
· 元宵佳节 | 点亮心灯,愿智慧光明遍照天下
· 阅藏功德殊胜行——佛陀的树下最清凉
· 【殊胜月首发】这部经,是佛陀自证的境界——《普贤行愿品》讲记第一课
· 聆听莲座下:开悟是什么决定的?
· 金牛喜迎春,灯谜闹元宵 | 这些趣味灯谜,只有1%的人能全部猜对
· 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再逢殊胜日〡他传奇的一生给我们的五个启示
· 【佛典故事】阿育王造八万四千塔
· 如果能到阿弥陀佛的净土成就,为什么还要参加弥勒佛的龙华三会
· 慧日法语甄选 | 修行要不怕修改
· 【中法双语】《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摘要
· 从前有座庙 | 闹元宵
· 故事很短,道理很深 | 这部奥斯卡温暖短片治愈了千万人
· 师兄,原来你默默地帮助了我这么多......
· 你学佛,动力是什么?
· 【佛典故事】祇陀太子守死怀道
· 走向更圆满的清净
· 利益祖先、护佑子孙后代有妙招
· 贪嗔痴烦恼怎么转?快看文殊菩萨的五字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