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聊天
——
我们每天就这样聊天,有时候会聊一些比较通俗的话题,没有太多的专业术语,听的人就比较放松,也很容易听懂。当我们修到胜观现前的时候,它就是无为的,是不费力的,甚至不需要你去推理它。比如,你想妈妈的时候,脑子里自然就会浮现出妈妈的模样来,这需要你去推理吗?不需要的。
我们见智慧本面的时候也是这样,但是你要给一个没见过的人去描述,就有点费劲了,因为他要去思考,或许他踮起脚尖也够不着,就会觉得特别累。
所以听法也是如此,你听到的那些比较专业的术语,如果是讲法者自己的境界,那听的人就比较容易听得懂。
为了点亮我们向往圣贤之心
——
但是在弘法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不能讲很深的东西,而是要深入浅出,把深奥的义理讲得令大家都听得懂,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去点亮大家向往圣贤之心。
大家坐在家里,刷着手机就能看到佛法的心灵飨宴,这其实是不容易的。你以为的每个平平常常的日子,实际上是不平常的。所以点开手机前你要有感恩心,“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又给我们送早餐来了”。
每天给大家订制的法宴,滋养着我们的身心灵,呵护着我们的每一天。有了这份来自佛教的讯息,我们在这个沙漠里就会因为这片佛法的绿洲而不再孤独;有了修行的伴侣,我们在这个末法时代,就知道三宝并没有离开我们。
“知道”是一种本质的进步
——
所以孔夫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苏格拉底也说过:“我越学越知道我的无知。”实际上就是这个道理,当我们越来越会向内观察的时候,就越会发现自己的无知。
知道自己愚痴,知道自己业障重,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修行标志,这个“知道”是一种本质上的进步,没有这个,你的惭愧心就无从生起。
上次我们只是公布了一个微信工作群的成员,就有人留言说,“我们连做义工的资格都没有。”实际上这也是想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你的手机里有那么多公众号,有那么多微信号,难道你拥有一个三宝的或者出家人的微信号,跟其他的微信号是一样的吗?
结果是不一样的
——
一条微信推到你的手机上,你点开就浏览了,这看似是很简单的操作,但是你有没有生起感恩心?有没有生起殷重心?有没有生起虔诚心?
就好比你买了飞机票,克服种种困难,跋涉千山万水,才来到圣地,如果你没有生起这样的心,你就会觉得缺少点什么。同样地,佛法已经送到你的家里了,在你的手机上呈现的时候呢?
其实,有没有这种心态,最后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end-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扫码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