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里的这句话,你要读懂是不容易的

2020-09-22 21:31:00 发布: 人气:53


图片




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

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图片





《地藏菩萨本愿经》我们要看多少遍,这里面的意思才会深入到我们心里来。因为我们从小没有这些知识的熏修,所以经典里佛菩萨的世界观、生命观要想进入我们的心,是很不容易的。就算是入我们的心了,要修习的话,我们的习气也是不容易改变的。


特别是经中提到,“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我们学佛好几年都不理解这个意思的。如果说什么样是罪,什么样是恶,那我们还能接受,但说我们“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我们很难接受。


因为我们还在第六意识的分别识上,从我们自己判断善与恶的标准来看,我们不觉得自己起心动念都是坏蛋,甚至会觉得善业不是罪,所以对这句话是很难接受的。


只有学佛久了,或许开一点智慧了,当我们有了甚深的禅定,或者对教理教法学得更深入的时候,特别“唯识”里面学到第七意识,如果我们在第七意识破了“我执”的时候,我们对善恶的衡量标准就转变了,就会发现地藏菩萨所讲的这句话是正确的。









图片






你要打得念头死的时候,或者是我们第六意识的“我执”要想穿越第七意识的瀑布的时候,你会发现穿不过去。我们心心念念编织了第六意识的“我”,想穿透第七意识的“我”是穿不过墙头的。


崂山道士说“穿墙破壁”,我们理解不了这个身体怎么能穿墙头呢?怎么能过山壁呢?但实际上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要想穿过第七意识,我们自己穿自己也穿不过去。我举个例子:你晚上做梦能穿越你的梦境吗?你能识别那是什么吗?在梦里能自由穿梭吗?


既穿越不了自己的梦,你的第六意识也穿越不了第七意识,这个时候你会发现,第六意识的分别念真的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因为他限定的实际上就是第六意识的意识流,就像电子屏的电子流一样,扫描出了一个“我”,粗大的“我”的烦恼,让“我”置于天堂,让“我”陷于地狱,让“我”种种快乐,让“我”种种痛苦。








图片






这种如电子流般的意识流,就像地藏菩萨开演经典前所讲的“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祂手中的那支笔,画黑、画白都是祂画的,就是黑白的元素构成了轮回的画面,构成了天堂、地狱。所以连老子都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也因为有了“我”,所以才有“我”所感受,“我”所制造的“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你想想看,你学佛要学到什么程度,才能理解这个。


所以《地藏菩萨本愿经》里讲“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是真实不虚的。只要我们没有脱离第六意识的分别识,我们就在“无不是业,无不是罪”的状态当中,我们的第六意识就在扫描着轮回,编织着生死。


你是画出极乐世界的菩提涅槃?还是画出三界六道的生死轮回?这完全是我们自作自受。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梵呗|念佛功德讚
· 1600年前,他的传奇人生垂策千古|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圆寂纪念
· 阳光照在身上,你感受到太阳的存在吗?——《佛说无量寿经》讲记第十二课
· 八月初六 | 净宗初祖慧远大师圆寂日
· 这句经文,你读得出却未必读得懂
· 一句佛号万德洪名,我们应怎样去彰显?——《佛说无量寿经》讲记第十二课
· 法语图|苦难有时候会成为我们反省的动力
· 【佛典故事】梵志见佛迹得悟因缘
· 清除身口意的垃圾
· 憨山大师:教人修行,必以般若为本
· 悲度众生清凉台,月入法界祈再来‖缅忆五台山佛母洞住持上悲下月大和尚
· 善師贊 Praise to the Wholesome Teacher
· 甘露法语 | 佛教的世界观是无神论
· 详解这幅流传千年的图的甚深义
· 法语图|无明和光明之间,缺的是佛法的智慧
· 【佛典故事】檀弥离护法得道因缘
· 要用智慧对治习气
· 这样吃饭,功德无量
· 求生极乐世界,这个原因非常重要——《佛说无量寿经》讲记第十一课
· 投胎是门技术活儿,来看看修行人是怎么投胎的